林木病理 | 桃缩叶病
一、分布及危害
桃缩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世纪初欧洲首先报道,我国最早记载是19世纪末。此病在中国各地都有发生,尤以春季潮湿的沿江河湖海等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内陆干早地区发生很少。桃树(Prunus persicu)染病后引起叶片肿胀皱缩,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影响当年产量和次年的花芽分化。寄主除桃树外,还有和桃近缘的油桃、巴丹杏等。
二、症状
主要危害幼嫩组织,其中以嫩叶为主,嫩梢、花、和幼果亦可受害。春季嫩叶刚从受侵芽鳞抽出即可受害,表现为病叶变厚肿胀,卷曲变形,颜色发红。随叶片逐渐展开,卷曲程度也随之加重,病叶明显肿大肥厚,皱缩扭曲,质地变脆,呈红褐色,上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子囊层。严重时病叶变褐、枯焦、脱落,常引起夏芽生长,严重时病梢扭曲,生长停滞,最后整枝枯死。花及幼果受害,花瓣肥大变长,大多脱落;病果畸形,表面龟裂,容易早落。
三、病原
病原为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Berk.)Tul.],属子囊菌门外囊菌目外囊菌属。子囊裸生,栅状排列成子实层。子囊圆简形,上宽下窄,顶端扁平,大小25-40μm×8.0-12μm,内生4-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圆形或椭圆形,大小6.0-9.0μum ×5.0-7.0μm。子囊孢子在子囊内芽殖形成芽孢子。芽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大小2.5- 6.0μm ×4.5μm。薄壁的芽孢子可直接再芽殖,厚壁的芽孢子可休眠。在老的培养基和病枝表面,病菌形成厚壁芽孢子。病原菌的生长温度为10-30℃,适温为20℃。对寄主侵染适温为10-16℃,最低7℃。厚壁芽孢子耐寒,存活时间长,在30℃时,可存活140d,较低温时为315d,在果园可存活1年以上。
四、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子囊孢子在桃芽鳞片和树皮上越夏,以厚壁的牙孢子越冬。牙孢子也可在土中越冬。翌年春桃树萌芽时,芽孢子萌发,直接从表皮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正在伸展的嫩叶。孢子大多从叶背面侵入叶组织。侵入叶肉组织中的菌丝大量繁殖,分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刺激寄主细胞异常分裂,使胞壁加厚,叶肉栅状组织的细胞作垂直方向分裂。该病一般不发生再侵染,偶尔发生再侵染,但危害不明显。病害一般在桃树展叶后开始发生,5月为发病初期,经1个月左右达到发病盛期,当日均气温升至20℃以上病害即停止发展。
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春季桃芽膨大和展叶期,由于叶片幼嫩易被感染,如遇10-16℃冷凉潮湿的阴雨天气,往往促使该病流行;春季温暖干旱则发病较轻。
一般早熟品种发病重,晚熟品种发病轻。严重感病的品种有金桃、爱尔巴特、传十郎等;较易感病的品种有白桃;极少感病的品种有士用、福鲁克土多库伦士利、福鲁柯士美依等。
五、防治措施
1、早春及时喷药是防治的关键措施,桃树花芽刚露红但尚未展开前,喷洒一次2-3°Be的石硫合剂或1:1: 100波尔多液,但如遇冷凉多雨天气利于病菌侵染,可再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2、发病初期未形成白粉状物之前及早摘除病叶,剪除病梢、病果,集中烧毁处理。
来源:《林木病理学 》及网络
编辑:杨海倩 审核:杨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