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标志保护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价值
媒体热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本期特别关注的新闻,因为欧洲理事会看到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作用,在疫情之中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这个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首批中国100个地理标志受欧盟保护,为底蕴深厚的中国地理标志走向世界送来东风。地理标志在黄河建设幸福河的历程中,成为先行者,助力黄河流域不同地带性特征的上、中、下游,实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开创了许多成功示范,证明了地理标志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的好帮手。推行可让农民致富的地理标志模式,这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完善的科学决策。
一、特别关注
媒体热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
2019年10月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结束后,在中方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内部报批程序后,欧盟理事会近日正式决定,授权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该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将为中欧双边各100个地理标志产品在对方市场的销售提供高水平保护,并在4年后将保护范围扩大至275个地理标志产品。
1、欧盟已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外交部:欢迎!
环球网官方账号7月22日发布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消息:7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欧盟理事会当地时间20日做出决定,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该协定是欧盟与中国之间签署的第一份意义重大的双边贸易协定,将确保来自欧盟和中国的各100个地理标志在对方市场上得到保护、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欧盟已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对此表示欢迎。2019年10月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结束后,双方按照各自法律规定履行内部报批程续。中方已完成有关程序。该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也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为中欧双方民众带来新福利,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
汪文斌指出,中方愿与欧方继续扩大双向开放,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双方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2、中欧责任担当为全球注入更多确定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官方帐号2020年7月29日发布该文,文中介绍2020年7月2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以视频会议形式共同主持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双方围绕“开启后疫情时代中欧合作新局面,引领全球经济稳健复苏增长”主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高效的讨论。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加剧全球动荡。作为欧亚大陆两端的两大文明、两大力量,中欧围绕共同抗疫、全球经济治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世贸组织改革、扩大市场开放等一系列重要议题取得积极共识,为风云诡谲的国际形势和岌岌可危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
该文还介绍日前,欧洲理事会做出决定,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该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也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将为中欧双方民众带来新福利,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海外网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为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人民日报海外网官方账号7月27日发表评论:欧盟理事会近日决定,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下称“协定”)引发广泛关注。这个谈判历时8年的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也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表示,协定一经签署后很快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有助于满足中欧双方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为双方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从更深层次看,协定的签署向世界释放出三重信号。
协定的签署是推动中欧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这很直观地反映了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欧经贸方面的合作也在持续推进,而非陷入停滞阶段。协定对于双方有关产品进入对方市场、提升知名度等方面将提供有力保障,使之更有利于获得对方消费者的认可。此外,地理标志还被证明对生产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即获得更高、更稳定的出口收入。根据欧盟委员会此前发布的一项研究,具有受保护名称的产品售价平均是未认证同类产品的2倍,即受保护产品享有更高的销售溢价。比如说,葡萄酒溢价率为2.85,烈酒溢价率为2.52,农产品和食品的溢价率为1.5。
协定的签署表明中欧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地理标志,又称原产地标志,是表明产品产地来源的重要标志,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其特定质量、信誉等主要由当地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协定将有助于保护中欧双方产品的知识产权,特别是对涉及地理和人文价值等方面形成有力保护。与此同时,这充分彰显了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
协定的签署还将推动整个世界范围内对地理标志的认可和重视。崔洪建表示,美欧此前在自贸谈判中就在地理标志问题谈判上遇到了很大障碍。而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过程中,美国也施加了干扰和影响。但最终中欧双方就此达成一致,表明中欧合作有不受第三方扰动的定力。基于双方在该协定谈判中积累的诸多经验,将为中欧在接下来合作推进WTO改革、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和信心。
4、为中欧扩大双向开放带来机遇
人民网-国际频道7月25日发文指出:7月20日欧洲理事会作出决定,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该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也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根据欧洲理事会20日发布的公告,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欧盟与中国之间签署的第一份意义重大的双边贸易协定,它将确保来自欧盟和中国的各100个地理标志在对方市场上得到保护,从而确保双方相互尊重对方的优良农业传统。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霍根表示,该协定表明了欧盟对与中国等全球贸易伙伴开展紧密合作的承诺,有助于加强欧中双方的贸易关系,使双方的农业、食品行业以及消费者受益。欧盟中国商会表示,根据该协定,中国相关产品有权使用欧盟的官方认证标志,有利于获得欧盟消费者的认可,进一步推动中国相关产品对欧盟出口。
据欧盟官方统计,2019年欧盟27国同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5596亿欧元,增长5.6%。其中,中欧农业和农产品贸易规模逐年扩大,中国是欧盟农产品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国,是欧盟第四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也是欧洲地理标志产品核心市场之一。2019年欧盟对中国出口农产品额达153亿欧元,同比增长37.9%;进口额61.46亿欧元,同比增长7.3%。分析指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将为双方企业和中欧农产品贸易带来新机遇。
英国政治和国际关系分析师汤姆·福迪指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来得正是时候,它象征着信心,以及中欧双方在有关贸易、市场准入和投资方面取得的进展。中国通过保护欧洲在中国市场的农产品,正在努力弥合双方差异,这将为正在进行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铺平道路。
二、蓄势待发
中国地理标志底蕴深厚
2020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322家,核准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64件。截至2020年6月底,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385个,核准专用标志使用企业8811家,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682件。
1、首批中国100个地理标志受欧盟保护
中国现阶段100个地理标志产品是来自全国27个省市地方特产:包括黑龙江五常大米、肇源大米、东宁黑木耳;山东烟台苹果、烟台葡萄酒;福建安溪铁观音、大红袍、茉莉花茶;贵州茅台酒等。
2、地理标志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华东政法大学罗熙在2019年3月的《农场经济管理》发表《以地理标志保护推动乡村振兴》一文,该文就地理标志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提出:一是地理标志保护有利于实施生态宜居。加强乡村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是实施生态宜居的必然要求。从本质上来讲,地理标志保护实则保护生态资源、保护自然风土、保护田园风光。二是地理标志保护有利于促进产业兴旺。地理标志为农产品积累品牌效应,在保证特定区域农产品品质基础上,形成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推动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兴旺。三是地理标志保护有利于重塑乡风文明。地理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激发了农民的产权意识和商业意识,有效地传播了敬畏法律、尊重法律和遵守法律的法律观念,对重塑乡风文明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知识产权,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化的思维和观念。地理标志保护不仅体现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还体现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地理标志是农村和市场的发展产物。在现代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时代,乡村的治理不能仅仅依靠传统乡村社会管理手段,而应该借助现代产权的思维治理乡村。地理标志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农业品牌化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地理标志所具有的市场效应不仅能够促使生产经营者充分利用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获得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规模化,实现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由此可见,地理标志保护体现的是一种法治思维、市场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思维。地理标志保护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路径,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理标志保护是一种法治思维与制度思维结合的产物,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恰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制度性供给;二是地理标志保护是一种市场思维与农业发展结合的产物,地理标志保护的最大动力来源于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及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地理标志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均衡思维,不仅保证了当代的发展,还考虑了后代的发展。地理标志保护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永久保留了乡村美好田园风光。
3、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振兴路径研究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王彦炯等人在2019年第6期《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刊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振兴路径研究》,就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的战略意义和理论基础提出: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地域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更是撬动“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的“金杠杆”。做优做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对扩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战略意义从战略需求看,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重大论断,在农产品领域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抓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需求,也是主攻供给质量的内在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要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做好‘特’字文章”,需要我们做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乡愁特色产业,走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强农之路。从战略供给看,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均被列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培育提升农业品牌的重要内容,从2017年到2019年中央1号文件持续聚焦农产品地理标志。2019年,国务院又作出重大部署,启动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中央财政拨付专项扶持资金。因此,叫响一批“乡土”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品牌,正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充分体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
2)理论基础农产品地理标志包含产地、品质和历史人文3个独特要素,具有准公共品属性,根据英国古典经济学家DAVID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瑞典经济学家ELIHECKSCHER、BERTILOHLIN的资源禀赋理论,地域特色农产品通过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其品牌声誉、品质特征和品种资源等独有资源禀赋获得了受法律保护的市场地位和优势,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排他性和动态性4个特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区域内法定授权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其独特品牌声誉获得经营效益和市场优势,从而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由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转化,并变现为市场价值,达到了农业产业效益和农产品品牌价值的帕累托改进,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促进我国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
三、聚焦黄河
建设幸福河的先行者
40集《幸福河良方》纪录片拍摄大纲中,对地理标志为实现黄河建设幸福河目标所做的贡献是这样描述的: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聚焦推动黃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践行区域和代表性人物。
从“天人合一”到“两山理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将在黄河母亲河开新花结硕果。地理标志在黄河流域的发展是以重大国家战略为纲,从不同角度展现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这是黄河建设幸福河四个方面的良方。地理标志的每个践行者都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实践的先行者。
1、地理标志助力黄河上游乡村振兴、精准扶贫
地理标志是国际上认可的货源标识、质量标识、品牌标志,是产品行走市场的“通行证”。黄河上游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个省份,共有地理标志产品334个(60、101、63、110)。地理标志产品创建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成为助力黄河上游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一个地区的某个特色产品一旦贴上了特定的地理标志,体现出来的就已经不是普通商品的一般属性,而是成为带有特定的地理和人文因素的特定产品。如:永登苦水玫瑰、兰州百合、皋兰软儿梨、榆中娃娃菜、永登七山泉碱羊,包头的正北黄芪、固阳马铃薯、达茂草原羊、土默特羊肉、沙尔沁辣椒、黑柳子瓜类、老海岱大蒜等,巴彦淖尔的河套巴美肉羊、河套番茄、五原小麦、五原灯笼红香瓜、五原黄柿子、巴彦淖尔河套枸杞、巴彦淖尔河套肉苁蓉、黑柳子白梨脆甜瓜、杭锦后旗甜瓜、三道桥西瓜、河套西瓜、河套蜜瓜、河套黄河鲤鱼、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青海柴达木枸杞、乐都大樱桃等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评估价值108.62亿元,中宁枸杞综合产值达88亿元,区域品牌价值172.88亿元。靖远县自2010年成功申报小口大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精准脱贫的“金字招牌”。小口大枣、靖远枸杞和靖远黑瓜籽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靖远羊羔年出栏量132万只,地理标志产品产值达到18亿元。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工商局赛罕区分局以促“商标富农”、“品牌脱贫”为工作主线,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及保护工作当作精准扶贫的抓手,致力将其打造成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民心工程,有效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增效增收。宁夏吴忠“盐池滩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后,滩羊年出栏量从2004年的43.2万只发展到2017年的182万只,滩羊肉价格增长了4倍,产品畅销全国35个大中城市,并走上了G20杭州峰会和厦门金砖五国会议的餐桌。2017年,“盐池滩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全国十大精准扶贫品牌,品牌价值达到68亿元。“同心圆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后,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实现利润4320万元,带动6个乡镇、27个行政村、8500农户人均增收400元,帮助2000多贫困人口脱贫。“盐池甘草”种植一亩的收入相当于种植玉米的10倍,帮助4个乡镇、54个行政村、1500农户增加收入1404万元。冬虫夏草在青海和西藏分布密集区产量仅为25年前的10%,在全国的产量仅为25年前的3.5%左右。据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统计,冬虫夏草收入已经占到青海省牧区经济收入的60%,其中玉树州杂多等县的农牧民收入则高达76%来自冬虫夏草收入。冬虫夏草已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关系到几千万藏民的生活,前景令人关注。整个藏区实际上是“命系一草”。275种地理标志将获“国际通行证”,杀入欧洲市场,其中就包括乌海世界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品牌。
2、地理标志助力黄河中游乡村振兴、精准扶贫
黄河中游涉及河南、陕西、山西三个省份,共275个(30、97、148)地理标志产品。在黄河中游三省都有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生动事例。山西省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坚持走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之路,打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让更多的“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受益。誉满全国的老陈醋故乡是山西,山西人爱醋如命,航天员景海鹏都把老陈醋带上天了,外省人尊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山西还有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恒山黄芪、戎子酒庄葡萄酒、临县红枣、寿阳豆腐干、太谷饼、祁县酥梨、祁县酥梨、左权绵核桃、太谷壶瓶枣、神池胡油、安泽连翘、广灵小米、岢岚柏籽羊肉、运城盐池黑泥、阳城蚕茧等地理标志产品,都是年货清单上的必备品,因为,只要认准国家认证的地理标志产品,绝对买不贵,还能满足胃。榆林南部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是我国苹果最佳产地之一,生产历史悠久,果品品质优良。榆林山地苹果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南部地区发展苹果产业的优势日益凸显,米脂、子洲、绥德、清涧、靖边、横山六县已被列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榆林市实施陕西苹果北扩战略,2017年,全市苹果面积发展到7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约34万亩,总产40.4万吨,产值20.2亿元;2590多户果农年人均收入超万元,256户超5万元,93户超10万元。农民自发培育地方品牌的积极性极大的迸发出来,以沙盖菜为例,一个15岁辍学的张红春,把眼光盯准沙盖这种有特殊气味的野菜,经过数年打拼,她把沙盖推向了本地及周边地区,创新研究出了沙盖饺子、沙盖焖面、排骨烩沙盖、沙盖和菜饭等多种吃法,被乡亲称为“沙盖妹”的她,希望把沙盖菜培育为地理标志卖到全国。河南地理标志产品数量目前不及山西、陕西,后来居上之势来自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栾川市围绕“洛阳南部生态涵养区”和“伊水栾山养生城”定位,以“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栾川,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风气正”为引领,把“生态立县”作为“旅游富县”“产业强县”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栾川是工矿大县,与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钼、钨等矿产的开发曾让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长期无序开发和粗放生产,一度引发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栾川县果断选择了转型提升、绿色发展的道路,把全县分为矿产资源开发区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的开发和保护制度。大力发展循环工业、旅游产品加工、钨钼新材料加工等,推动工业经济绿色化发展。栾川县结合县域工业发展实际,把钨、钼深加工产业作为重点进行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了钨钼新材料专业园区,向科技含量和工业附加值较高的钨酸铵、钼板材、钨丝、钨棒等钨钼新材料加工行业迈进,目前规划园区内钼钨深加工规模达到35000吨/年,实现了“增产减污”目标,成为“中国钨钼稀土材料综合回收示范区”。另一方面,栾川依托所在区域伏牛山,历史上被称为历史上被称为“中国第二天然药库”,是全国药用植物主要产区之一,著名的栾川伏牛山连翘,就是代表性产品。开发地理标志产品,实践两山理论打造金山银山。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决策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就是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精准设计和具体推进,将对农产品的粗放型经营转变为精细化、科学化经营,实施现代农业管理技术。
3、地理标志助力黄河下游乡村振兴、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用上了互联网。国际地理标志产品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座落于山东德州开发区的主干道站前路旁,紧邻德州高铁站,总用地面积1256.9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300余家。地标企业总部基地将成为立足德州、服务京津及周边区域,形成带动全国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成为全国唯一的、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地标产品总部基地,为地标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认证、宣传推广、到电子商务交易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服务。位于黄河下游最上端的开封,开封花生是名优产品,始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开封花生具有籽饱、果长、皮薄、味香、出油率高等优点。开封县生产的优质花生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开封西瓜、开封菊花、杞县大蒜等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开封农民的金钥匙,开启财富之门!河海交汇的黄河入海口,对于“海里生河里长”的黄河口大闸蟹,有着得天独厚的繁育、生长环境。因膏满黄肥、口味鲜美,短短20多年的时间,黄河口大闸蟹从不受待见一跃成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蝉联“中国十大名蟹”,形成了“南有阳澄湖、北有黄河口”的市场消费格局。在山东博山传承千年的“博山琉璃”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近几年,“鸡油黄”、“鸡肝石”等琉璃精品入驻北京故宫博物院、走进法国卢浮宫,琉璃摆件先后荣登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和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淄博市博山区以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地域环境为依托,培育形成了“博山猕猴桃”、“池上桔梗”、“博山韭菜”、“博山草莓”、“博山蓝莓”、“博山板栗”、“博山金银花”、“博山连翘”、“博山山楂”、“博山核桃”等10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淄博陶瓷”、“博山琉璃”、“博山陶瓷”等3件工业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到13件,名列全国区县前茅,有力地带动品牌经济发展。黄河口大米、蜜桃、大闸蟹、黄河滩区小麦、章丘大葱、龙山米、胶州白菜、琅琊鸡、黄河鲤鱼、黄金桃、垦利大米、肴驴肉、烟台苹果、莱阳梨等一个个的地标名品,带来一份份的美食,牵出一串串的美味。山东物华天宝,地理标志资源极其丰富。这些地理标志构成了齐鲁精品,山东地标名片享誉全国乃至世界。“我们着力实施地理标志扶贫兴农富民工程”,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处长高兆阳表示:“大力发动基层深入挖掘当地土特产品历史资源,积极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全省地理标志商标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涉及180多个农产品及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山东平阴玫瑰产业的崛起,是济南市市场监管局践行“立足一个资源、围绕一个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发展思路的范本和缩影。为了促进地标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县玫瑰生产、加工、销售市场主体进行摸底,并建立信息档案。“第一手资料”为精准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平阴玫瑰的黄金产业链不断延伸:种植、深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建成,规模以上加工企业40余家,开发系列产品130余个,玫瑰品牌价值达25亿元,年产值近50亿元……“小玫瑰”做出“大产业”。让“知名度”靓起来。烟台苹果、莱阳梨、章丘大葱、龙山黑陶、日照绿茶、东阿阿胶、沾化冬枣、平阴玫瑰……这些覆盖“食”、“饮”、“药”、“器”领域的山东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和工艺品,不仅早已为世人所知,更获得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受到法律保护。作为地理标志资源大省,山东省经国家认证的地理标志资源达841项,约占全国总量的10%,居全国首位。
四、国外借鉴
意大利地理标志与乡村振兴
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12期发表张亚峰等人《意大利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一文,该文介绍意大利地理标志怎样促进乡村振兴:
意大利是欧洲拥有地理标志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欧盟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的3036件地理标志中有822件来自意大利,主要集中在葡萄酒(522件)、果蔬和谷物(112件)、奶酪(53件)、橄榄油(46件)等产品领域,数量远超其后的法国(685件)、西班牙(329件)、希腊(254件)和葡萄牙(179件)等国。意大利地理标志本身具备很高的经济价值,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ei等(2018)[4]以意大利NUTS3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方法实证研究了地理标志促进乡村发展的作用,作者在考虑地理标志数量和覆盖产品地理范围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地理标志指数,运用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发现地理标志的使用可以明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2010年意大利蒙扎和布里安扎省商会开展的一项研究对地理标志的具体价值进行了估计,Prosciuttodi Parma估值为23亿欧元,Parmigiano Reggiano估值为13亿欧元,Grana Padano为11亿欧元;其中Parmigiano Reggiano还被选为意大利国内最具影响力的10个品牌之一(其他9个均为著名跨国公司)②。意大利地理标志甚至还在实体经济中凸显作用,作为贷款担保用于从信贷部门获取贷款,2017年Prosciuttodi Parma地理标志协会与Cariparma农业信贷银行达成100万欧元的贷款协议,Prosciuttodi San Daniele地理标志协会也与Friulovest银行达成类似贷款协议。
地理标志产品在意大利农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意大利地理标志产品(食品和葡萄酒)产值达到152亿欧元,占农产品总产值的18%,覆盖近20万家企业;地理标志产品出口额达到88亿欧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1%。食品领域的地理标志产品产值为69.6亿欧元,销售额为147亿欧元,出口额35亿欧元,覆盖8.3万家运营商,主要集中在奶酪(产值39.37亿欧元,销售额7627亿欧元)和肉制品(产值20.53亿欧元,销售额4687亿欧元)方面。葡萄酒方面,2017年共生产2470万升葡萄酒,瓶装葡萄酒29.5亿瓶,产值达到82.7亿欧元,出口额52.6亿欧元,覆盖11.3万家企业。
2、地理标志是制度保护下的区域公共品牌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是最早明确地理标志保护的国际公约,1992年欧盟出台的第2081/92号条例宣布了欧盟范围内地理标志制度的建立,TRIPS中地理标志保护的纳入则极大推动了地理标志制度的全球化。地理标志制度的分析主要涉及相关立法、保护模式、保护范围等方面,是地理标志宏观管理的基础。政府是地理标志制度的供给者、地理标志注册的把关者和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的监管者。行业协会是地理标志的主要管理者和受益者,也是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监督者。此外,在地理标志制度运行中,相关研究机构、公益机构等也发挥重要作用。鉴于地理标志的直接使用者大多数为农民,知识获取能力有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也较慢,在一些地区还受到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因此,地理标志作用的发挥依赖相关管理机构、主体采取各种举措,积极促进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公众对于地理标志的使用和地理标志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
3、意大利地理标志制度的普适产品和特殊产品规则
意大利地理标志制度由普适产品规则和特殊产品规则构成。普适产品规则主要是指意大利国家层面的法律和欧盟层面的制度规定。特殊产品规则是指针对具体产品类型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
1)意大利地理标志制度的普适产品规则
在国家层面,意大利地理标志保护主要由《工业产权法典》(Decree-Law30/2005)规定,其中第29条和第30条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的具体内容。此外,第11条还规定地理标志可以通过注册集体商标进行保护,提供了地理标志保护的商标途径,但是意大利基本上还是以地理标志专门制度为主。意大利是欧盟成员国,其地理标志制度需要与欧盟保持一致。1992年欧盟出台第2081/92和2082/92号条例,建立了地理标志保护的框架,此后意大利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适应欧盟的统一规定,原有制度中也只保留与欧盟兼容的部分。目前欧盟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由不同产品类型的特殊保护制度组成,包括保护农产品和食品地理标志的第1151/2012号条例,保护葡萄酒地理标志的第1308/2013号条例,保护烈性酒地理标志的第110/2008号条例,保护加香葡萄酒的第251/2014号条例。欧盟将地理标志区分为原产地名称保护(Protection of Designations of Origin,PDO)、地理标志保护(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PGI)和传统特色保护(Traditional Speciality Guaranteed,TSG)三种类型①,以提供多样化保护。其中PDO标准最高,要求产品的质量或特性主要或完全取决于特定地理环境,产品原料来自特定区域,并且要在确定的地区内进行生产、加工和制作。PGI的标准相对放松,要求产品的独特品质、声誉和其他的特征来源于其地理环境,并且生产、加工和制作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来自特定区域。TSG用于表明产品来源于特定区域的地理传统名称或非地理传统名称,强调产品的独特传统特征、传统原料或者传统制作工艺,为达不到PDO和PGI标准的产品提供地理标志保护。欧盟还规定,食品和农产品可以申请PDO、PGI或TSG保护,葡萄酒只能申请PDO或PGI保护,而烈性酒和加香葡萄酒只能申请PGI保护。
2)意大利地理标志制度的特殊产品规则
面向特殊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是意大利地理标志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葡萄酒和奶酪是两个最主要领域。早在1932年,意大利就通过部门法令对Chianti Classico葡萄酒的地理标志给予保护。1963年,意大利颁布了保护葡萄酒原产地名称的930/1963号法案(1966年实施),建立了葡萄酒原产地保护的DOC(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制度。欧盟第2081/92号条例在1992年颁布后,DOC制度开始执行欧盟框架的统一规定,但是意大利维持使用其DOC制度下的地理标志名称,第164/1992号法律把葡萄酒地理标志区分为DOCG,DOC和IGT三种类型。DOCG(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e Garantita)仅授予五年以上的DOC葡萄酒,需要具有一定的国家和国际声誉,并且需要经过专家品尝,生产者遵循最严格的酿酒规定。DOC的质量和原产地规则依然很严格,但是相对于DOCG降低了标准并且较为普遍。IGT(Indicazione Geografica Tipica)是适用于餐桌酒的地理标志类别,对于葡萄类型、葡萄酒类型和颜色的规定更为宽泛。
在奶酪方面,1925年意大利颁布第2033/1925号皇室法令为保护奶酪地理标志提供依据。1954年颁布第125/1954号法律,正式奠定了奶酪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基础和系统框架,界定了奶酪的原产地标识(designations of origin)和经典标识(typical designations),于次年实施并授予一系列地理标志保护。
1970年后,意大利开始对葡萄酒和奶酪以外农产品的地理标志给予保护,第506/1970号、第507/1970号和第628/1981号法律分别对Parma火腿、San Daniele火腿和Berico-Euganeo火腿的原产地名称保护进行规范。1992年,意大利颁布第169/1992号法律,对橄榄油的地理标志给予保护,这也是意大利最后一项获得专门立法保护的产品。
4、意大利地理标志促进乡村发展的主体职责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其他相关机构是意大利地理标志发挥作用的重要主体,在地理标志产品检查和相关执法、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产品宣传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1.政府机构主动的地理标志产品检查和执法意大利中央农产品质量保护和反假冒伪劣监察局(Ispettorato centrale della tutela della qualità edella repression frodi dei prodotti agroalimentari,ICQRF)是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维护和检查、地理标志执法方面的中央机构。ICQRF成立于1995年,是意大利农产品市场监管的主要政府机构,对地理标志的监管检查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在ICQRF专门针对地理标志产品的检查中,检查内容主要是地理标志的使用是否恰当以及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在其他常规性的检查中,地理标志的假冒也是ICQRF的重点关注内容。由于ICQRF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的突出表现,其经验被欧洲委员会和欧洲知识产权局评为最佳实践。ICQRF的实验室在产品检测方面有重要作用,其下属6个实验室共有超过100名技术人员,在全欧洲同类机构中规模最大,而且所有的实验室都深入参与到食品反假冒伪劣和保证产品质量的研究活动之中,并积极开发农产品分析的新方法以促进监管。2017年,ICQRF共实施了53733项检查,其中包括40857次监督性检查,12876次实验室技术分析性检查。检查的对象既包括生产者也包括经营者,既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产品技术(比如饲料、肥料、种子等)。ICQRF的检查者具有司法警察的身份,2017年查获了22228吨产品,价值9.33千万欧元,是欧洲范围内主要农产品司法警力。在具体产品领域,ICQRF在葡萄酒和橄榄油领域开展反假冒伪劣检查次数最多,分别为17527次和7843次。
5、搭建地理标志数据库
意大利各类地理标志相关机构通过促进公众对地理标志的认识,强化其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认同,进而购买地理标志产品。Qualivita基金会是宣传地理标志的重要机构,作为一家非盈利的科学文化机构于2002年成立于托斯卡纳大区的锡耶纳市,主要任务是传播地理标志相关知识。从2013年开始,Qualivita参与组织了一项面向消费者的地理标志产品在线培训课程项目GIlearn,旨在促进人们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了解,并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销售,保证传统工艺的传承和持续生产,意大利语是六种课程语言之一。2006年,在意大利农业部门的支持下,Qualivita基金会搭建了Qualigeo (qualigeo.eu)数据库,是第一个囊括了受到欧盟、国家和国际地理标志保护的食品、葡萄酒和烈性酒的系统数据库,为消费者提供关于地理标志产品的完整信息,比如地理标志产品的来源、购买渠道等。Qualivita基金会还通过出版各种书籍来促进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产品的社会认知。行业协会是促进公众了解地理标志的重要力量。以牛肉PGI产品Vitellone Biancodell ’Appennino Centrale为例,其行业协会Vitellone Bianco Consortium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促进地理标志的推广:面向幼儿园、中小学生举办关于食品教育的活动和工作坊;向职业学生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相关职业培训;通过烹饪展示活动向消费者明确不同肉类分割方法的区别;引导消费者品尝不同分割方法的肉类。
6、意大利地理标志促进乡村发展的具体举措
为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制度对于乡村发展的作用,意大利在保护地理标志和促进地理标志运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1)通过食品旅游项目推广地理标志产品
意大利通过开展与地理标志有关的食品旅游项目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推广。目前,意大利建立了137条“葡萄酒之路”、53条“美味之路”和18条“橄榄油之路”,其中涉及400个地理标志(PDO和PGI)、1450个城市和3300个农场。经典的旅游项目有:翁布里亚大区于1997年设立的著名节日“探索油料厂”,主要目的是推橄榄油进行宣传,每年吸引近10万游客;博洛尼亚于2012年创建的Mortadellabò活动,该活动与一系列文化、娱乐和音乐活动结合,持续4天时间,旨在促销当地的Mortadella Bologna肉类产品;艾米莉亚大区于2009年启动的“探索奶酪厂”活动,通过向游客展示制造奶酪的过程进行营销。意大利的法律还专门对食品旅游项目进行规定,“葡萄酒之路”可以根据第268/1997号法律或者区域法律建立,2016年的葡萄酒法案第87条确认“葡萄酒之路”的沿线酿酒厂可以提供传统农产品生产服务。
2)建立产品信息追溯系统以方便产品监管
意大利针对地理标志产品建立了专门的在线信息系统,用于对产品信息进行追溯。意大利农业部门有专门的农产品监督检查追踪系统,在2016年的《葡萄酒加强法案》中,第63条规定葡萄酒领域所有的检查都必须登记到该系统中。自2017年开始,意大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葡萄酒电子信息登记系统的国家,为了更好地进行监督核实,供应链上的所有生产者都必须对葡萄酒的生产和流通进行登记。在橄榄油领域,意大利也有全国性的在线注册系统对产品进行追踪,橄榄交易商、油坊、包装商、零售商、榨油厂和橄榄榨油交易商都需要进行登记。以受到PGI保护的牛肉地理标志产品Vitellone Bianco dell’Appennino Centrale为例,该地理标志的协会(Vitellone Bianco Consortium)负责管理一个涉及该地理标志产品全部供应链的实时信息追溯系统,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在线系统收录了该地理标志产品供应链上全部经营者的信息,包括使用该地理标志的屠宰店、中介服务、饭店等。每个经营者都需要在线注册其销售的肉类和相应的追溯数据,而消费者可以通过输入其所购买的产品上的确认码来验证是否为地理标志产品。
3)通过多方合作保护和推广地理标志产品
意大利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通过积极促进多方合作来保护和推广其本国地理标志产品。2016年,意大利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关于保护意大利PDO和PGI农产品和葡萄酒的协议。意大利农业政策部还临时设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确认假冒产品并通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承诺在非法产品推出3日内将其下架。双方之间的协议还将保护范围从最初的B2B在线贸易扩展到B2C平台。此外,阿里巴巴还同意在其平台上组织特定产品促销等活动,宣传“产自意大利”的产品,其中专门组织有关意大利葡萄酒的“9/9-winewine”意大利葡萄酒节,于2016年9月9日在线实行意大利葡萄酒促销,大幅增加了中国进口意大利葡萄酒的数量。作为农产品反假冒伪劣和质量保证的核心部门,ICQRF通过与亚马逊、阿里巴巴、eBay等主流电商平台合作对地理标志侵权进行控制防范,2017年在这三大网络市场平台进行了295项地理标志产品检查。2016年11月,ICQRF还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签订谅解备忘录,在中国培养20名品味师,以促进两国在地理标志产品方面的合作。
五、专家声音
一事一策、一地一策
1、地理标志与发展文化旅游
赵小平等人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1月发表《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视野下的 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一文,该文就地理标志与发展文化旅游提出:广义的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 遗迹,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狭义的文化旅游指“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 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 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 事件旅行”。可见,文化旅游的核心要素是文化,旅游者通过对历史建筑、文化景观、特色饮食、文化 线路等的游览或参与文化活动来完成文化旅游行 为。这些历史建筑、文化景观、特色饮食、文化线路或文化活动都属于文化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 吸引力的文化要素的集合。而文化旅游业正是生产 或提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的文化要素的企业及组 织机构的集合。地理标志是标示产品来源于某地区,该产品的 特定质量、信誉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和 人文因素所决定。地理标志产品市场地位的确立过程融合了长期的历史传统背景,大多与民族、民俗、饮食文化相关联,是旅游业富有内涵的要素,是旅游业空间广阔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资源。可以说,地理标志产品是文化旅游产业中潜在的优势商品。例如,平遥牛肉就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提高平遥古城旅游产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西省有众多地理标志产品彰显了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地域文化特色。依托这些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运用,可以避免旅游商品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弊端,突出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情怀、制作工艺、优良品质 与文化底蕴等地方特色与个性。因此,如果在文化旅游中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特色优势及综合价值,可以极大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地理标志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和手工产品等绿色环保产品,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作用,这些特点符合构建“生态黄河”的思路。依托地理标志产品,可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与旅游休闲相结合 的新型农业模式观光旅游———观光农业。
2、浙江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实践探索
王彦炯等人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9年第6期发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振兴路径研究》一文中介绍了浙江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实践探索历程:
浙江省农业农村部门实施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启动于2010年。近10年来,浙江依托全省丰富的农业品牌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注重产业融合,提升品牌价值,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从无到有,发展从慢到快,尤其是2016年以来,聚焦绿色兴农战略、质量兴农战略和品牌强农战略,聚力振兴历史经典农产品,主攻供给质量,扩大总量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创新发展动能,实现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在市场上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截至2019年9月4日,浙江省经农业农村部登记保护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达89个,比2016年底翻一番,产品增长比例居全国第2,地理标志农产品总产量165万t。
1)强化制度供给,促进产业兴旺。2016年12月,浙江省出台《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明确规定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定职责。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也把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保护地方农业特色资源和振兴历史经典农产品的重要载体,列为乡村产业振兴重要建设内容,加大申报力度,建立考核机制,出台扶持政策,细化支持措施,对每个新登记产品给予10万元~30万元不等的资金补助。2019年浙江省委更是提出“建设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强省”的战略目标。全省先后两次开展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普查,共挖掘资源341个。浙江省50%以上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后产业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年增收益率均达17%以上,带动农户达10万户以上。
2)强化机制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确保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权威性,创新3项工作机制。建立申报会商机制,对于拟申报产品,组织现场实地核查前,由省市县3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商相关领域专家,综合考查产品特色优势、产业发育程度和当地政府重视程度,决定是否启动申报,做到“成熟一个、受理一个、登记一个”。建立专家智库把脉机制,组建浙江省绿色优质农产品专家智库团队,每个申报产品均成立由4名省级专家+1名当地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品质特征鉴评、质量技术规范制定和产业发展等环节全程把脉指导。建立证后管理机制,专门举行获证产品颁证谈话仪式,强化地理标志获证主体品牌培育和规范用标意识,加强证后指导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质量抽查、监督抽检、风险监测等,严肃查处冒用标志等违法行为。
3)强化产业融合,促进品牌提升。引导各地优势主导产业推行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探索“一标一品四基地”融合发展新模式,将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提升与绿色食品标志许可、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园创建、全国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等统筹推进,有效促进了地理标志产业与基地绿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低收入农户增收有机联结。围绕提升全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展销和节庆节会活动,促进产销对接,扩大市场流通,做好老三样(全国农产品交易会地理标志专展、“三品一标”宣传周、传统媒体宣传报道)的同时,创新推出新三样,即浙江精品绿色农产品微信公众号平台、浙江公共新闻频道《翠花连线》栏目合作宣传、浙江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等。近5年,累计50余个次的地理标志产品在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全国农产品交易会等获金奖。
3、各地地理标志集锦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张志成表示:“重新组建后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积极促进相关专利研发利用,依托商标和地理标志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地理标志保护发展致富路,创新地理标志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植壮大了一批综合运用地理标志成功案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贵州省地理标志研究中心主任李发耀认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做大做强,也有效拉长了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实现产业脱贫。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实际情况进行有序开发和深度规划,有助于为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销售、检验和质量保证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开发,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表示:“培育更多的民族品牌,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贸易投资和保护文化遗产等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地理标志宣传和展示,能够直接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
1)广西:截至目前,广西自治区质监局已帮助28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1个自治区级贫困县申报获批地理标志产品29个,占广西地理标志产品总数的44%,成为广西第一个入选我国在欧盟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正是借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东风”,作为区域扶贫重要抓手的广西西林沙糖桔成功摆脱了农产品增产不增收、“价贱伤农”的怪圈,实现了常年产销两旺。被誉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于2005年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2012年达58亿元。
2)湖南:截至2018年年初,湖南省已有77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覆盖14个市州、92个县市区,年总产值近1300亿元。在湘西,猕猴桃带动30万农民脱贫致富;在新晃,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量占全县食用农产品总产量的30%;在湖南38个贫困县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带动上下游企业上千家,助成百上千万群众脱贫致富。
十八洞村曾经是湘西最贫困的村镇之一。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该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发展支柱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来抓。
针对当地实际,村里大力发展湘西猕猴桃种植。十八洞村建立猕猴桃精品产业园,今年猕猴桃预计采摘20吨,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村民每人可增收1000元以上。9月28日,十八洞村猕猴桃园正式开园,湘西果蔬直供港澳首发车队正式出发,为乡亲们带来了脱贫致富新希望。
3)西藏林芝:累计有10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6个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7个产品取得了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2016年前获批的6个产品比获批前产值提高了30%以上。
目前,林芝市共有“林芝灵芝”、“林芝天麻”、“林芝松茸”、“林芝藏香猪”、“米林藏鸡”、“墨脱石锅”、“林芝核桃”“林芝蜂蜜”“察隅龙爪稷”“察隅大米”10个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及“林芝苹果”、“易贡辣椒”“朗县核桃”“波密天麻”4个产品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占全区35个总数的28.6%。而在《林芝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中,还收录有“米林藏鸡”、“朗县辣椒”等本地特色产品69个。
从2004年开始,“林芝藏香猪”养殖产业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重点建设特色产业项目,现已形成以工布江达县为中心,辐射巴宜区、米林县、波密县的林芝藏香猪养殖格局,成为林芝市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目前,墨脱石锅年产量约8000个,市场价格在1200-3000元不等,年产值达2400万元以上,比保护前提高了30%,为群众增收约400万元。林芝松茸、米林藏鸡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较保护之前,在产量、收益上均实现了上涨、增收。
4)山东滕州:龙阳绿萝卜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的喜讯,让当地农民格外兴奋。“今后,有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标的保护,我们再也不必担心别人打着龙阳绿萝卜的旗号了”。滕州龙阳镇北有绵延16公里的龙山,东有水域13平方公里的龙湖,山水之间是土壤肥沃的龙山冲洪积平原,加之地下水源富含硒、锶等矿物质,钟灵毓秀,物产丰饶,向来都是鲁南地区重要的精细蔬菜和特色林果产区。
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朝崇祯年间,该镇的郗庄村就已经大面积种植绿萝卜。为此,明朝万历年间的修撰的《滕县志》中,也就有了龙山之阳“多树梨枣”,“蔬之品有茄、萝卜”的记载。而经过当地群众多年选育,这里早就形成了以“通身翠绿、晶莹剔透、营养丰富、甜脆爽口”为主要特点的“龙阳翠”绿萝卜品种。据老人们说,过去每逢秋冬季节,龙阳不少商贩总是带着绿萝卜和梨子一块卖,走街串巷吆喝“萝卜寒梨、萝卜寒梨了……”,而往往总是萝卜比梨卖的还快,久而久之,也就有了龙阳绿萝卜赛寒梨的说法。为发挥好自身产品优势,将绿萝卜打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龙阳镇大力推进绿萝卜良种选育工程,狠抓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绿萝卜品牌经营。目前,境内已发展专业从事绿萝卜生产、储存、加工、销售的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16家,分别注册了“瑞阳”、“滕阳”、“富阳”、“意浓思”、“田魅”、“滕硕”等多个商标,还开发出了“滕阳富硒绿萝卜”、“意浓思水果萝卜”、“滕硕绿参果”等特色产品。其中,多个品牌产品已分别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6个,全镇绿萝卜“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已达到1.2万亩,年产量近5万吨。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并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年产值已近1.5亿元。
5)重庆静观镇:有“花卉之乡”之称的静观镇,位于观音背斜和龙王背斜之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因境内有一古庙“静观寺”而得名,“静观”二字取自“万物静观皆自得”。静观场始建于清乾隆17年(即公元1753年),至今有近250年历史。静观素有“花卉之岁’的美称,种花已有52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花木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是川派中川东花卉艺术的发祥地。静观腊梅产业从终端产品销售逐步向产业链上游蔓延,实现了静观腊梅产业的新突破。腊梅是梅花中的上乘佳品,梅花是花卉中的佼佼之子,有着花中王子的傲骨风范;腊梅花浓郁芳香,可提取香油,亦可食用。《救荒本草》医书中记载腊梅花“味甘、味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现代医学研究腊梅花含有挥发油,内含龙脑,芳樟醇等,具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顺气止咳等功效,主治暑热。其产地成为全国唯一获“中国腊梅之乡”称号的乡镇。
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全镇幅员面积72.5平方公里,辖15个村,297个合作社,二个居委会;全镇总户数 19216户,其中农户16392户,总人口53839人,其中农业人口 49313人。静观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距重庆市中区70公里,北碚城区25公里,重庆江北机场32公里,距重庆旅游胜地金刀峡18公里,是旅游金刀峡的必经之路。2003年被重庆市确定为“百强镇”、“商贸镇”和45个中心城镇之一。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重庆市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申请对“静观腊梅”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1年8月5日准予登记。明确北碚区东部中心地带,涉及静观、天府、柳荫、水土、复兴、三圣和金刀峡等七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6′17″~106°56′53″,北纬29°57′07″~30°03′53″为保护范围。
六、知识普及
地理标志应知应会
1、地理标志的内涵
顾名思义,地理标志就是一个能够代表该区域的“东西”。例如,当提到“老陈醋”时,人们会立马想到“山西老陈醋”;当提到“葡萄酒”,人们会优先从脑海中提取出“张裕葡萄酒”;桃类产品中,北京“平谷大桃”可谓深入人心,以上例举均属于地理标志的范畴。据相关机构的最新的数据为全国地理标志数量已达到3678个,产值已超过13000亿。
1)由来
地理标志概念是在产地标记、原产地名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地标记一词出现在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第1条、第2条、第10条,以及1891年《制止商品产地虚假或欺骗性标记马德里协定》(以下简称《马德里协定》)中,但它们都没有对产地标记的定义作出明确规定。1958年签订的《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以下简称《里斯本协定》)才对原产地名称作了与产地标记不同的定义。1995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第22条第1款中出现“地理标志”。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地理标志保护。
2)类别
地理标志产品可以是初级产品,也可以是经过加工的产品;既可以是农业类的,也可以是工业类的。在上述我国国家部门各自的领域内又有具体的划分,其中农业部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都是农产品(广义农产品),包括蔬菜瓜果类、畜禽蛋肉类、粮食油料类、中草药材类、菌类、海鲜产品类、淡水产品类等等,其中很多已经获得国际地理标志认证,如北京“平谷大桃”荣获“10+10”中欧地理标志互认项目;质检总局的白酒、葡萄酒较多,还有海鲜产品类、淡水产品、工业产品等;商标局的蔬菜瓜果类、畜禽蛋肉类较多。总之,地理标志与农业有不解之缘,当然相应的与农民和农村关系紧密。
3)特征
-
特定的地域、地区或者地点
地理标志表明了某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地,主要的取名方式为:“地域名称+产品名称=地理标志”。既包括一个省,如“陕西苹果”、“贵州茅台酒”等,也包括县(市、区)、乡、镇、村,如怀柔板栗(北京)、烟台苹果(山东)、陈化店矿泉水(河南)、马家沟芹菜(山东)等,这些产品大多生产于农村或乡镇,以农产品居多,因此与乡村旅游关联性较强。
-
地理标志不属于特定的主体
地理标志的注册人是某一地域内特定的名优特产品生产经营者的代表机构(行业协会),即使某个单位注册成功后,其他单位或个人也可以利用符合地理标志的产品申请使用地理标志,持有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也就是说,在某一地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享有地理标志使用权。这也是地理标志的法律特征。
-
受原产地的地理环境控制
上文各定义中都强调产品的某种特性取决于某地的自然或人文因素。决定商品特定品质的地理环境,既可以是自然因素,也可以是人文因素,也还可为两者的结合。其中,自然因素是指原产地的气候、土壤、水质、物种、天然原料等;人文因素则是指产地特有的产品生产工艺、传统配方、技术诀窍等。对于很多地理标志中的人文因素的中的生产工艺被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内。其中,调料、白酒是地理标志中重要类别,酿造工艺及流程逐渐被纳入到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例如, 2006年,清徐老陈醋(山西)酿造技艺荣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2007年,西凤酒(陕西)酿制技艺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等。
-
区域生态良好
在地理标志的评定中,非常注重产品质量的生态性,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为了维护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所以要注重维护区域生态环境。“陈化店矿泉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保证陈化店矿泉水的质量和特色,对保护区矿泉水主要补给区双洎河上游基岩山区及水系流域加强生态保护,限制开采量,保障水质,保护资源。
2、地理标志的误区
1)保护范围过于宽泛
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通常是以地理范围或者行政区域来规定的,一般区域都是乡镇级别或以上,需要形成一批示范性的村(点)。如“陕西苹果”是以省为地理区域申报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太大,不具有针对性。
2)保护体系不能及时建立
地理标志作为农业知识产权的代表,作为一个品牌需要经营者和使用者对其进行保护,这就要求建立严格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如龙口粉丝因从龙口装船而闻名,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使,个别个体作坊主和原产地以外的粉丝企业,打着“龙口粉丝”的旗号生产所谓的龙口粉丝,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为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12月1号实施的国家标准《GB/T19048-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口粉丝》中规定:龙口粉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只包括山东省烟台市境内的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莱阳市、莱州市。
七、本刊评论员
地理标志助力农村振兴
地理标志的功能与商标的功能近似,都是一种商业标记,都能起到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地理标志侧重于商品或服务的地理来源,而商标则侧重于商品或服务的不同制造者或提供者,都能起到维护消费者、生产者利益以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作用。地理标志中往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这些文化积淀,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词语或符号,还是一种文化遗产,这也正是欧盟等成员强烈主张给予地理标志高水平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产品生产的全球化促进了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通过保护地理标志可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地理标志在黄河建设幸福河的历程中,成为先行者,助力黄河流域不同地带性特征的上、中、下游,实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开创了许多成功示范,证明了地理标志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的好帮手。
欧洲理事会看到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作用,在疫情之中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这个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也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将为中欧双方民众带来新福利,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地理标志的中欧合作,让我们看到中国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的前景;地理标志振兴农业、农村的成功示例,让我们坚定了推行让农民致富的地理标志模式。这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完善的科学决策。
下一篇:国家公园将成批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