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杜仲高效栽培与技术研究(一)
杜仲原名丝楝树皮、丝棉皮、棉树皮、胶树,为杜仲科植物,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可栽培。我省歙县、休宁、泾县、黄山区等地偶见天然分布,全省多地有栽培。近年来,亳州市林科所依托科研项目,开展了药用杜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而成,供各地参考。
一、药用杜仲高效栽培技术
(一)造林整地技术标准。造林地实行全垦, 深度在30cm 以上。全垦整地验收合格后,放线定点, 株行距1.5m×2 m,挖穴的规格0.8m×0.8m×0.8 m,每亩220株。
(二)施足底肥。每穴施腐熟农家肥0.5kg, 施肥前将表土和农家肥拌匀返回坑内至坑深的1/3处,再复表土10cm 左右, 待植苗。
(三)苗木规格质量。杜仲苗选择2 年或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
(四)栽植技术要求。栽植前根据栽植苗木的数量,一般按用泥土和50公斤水放2克GGR生根粉进行充分搅拌成泥浆,再将杜仲苗木根系放入泥浆内, 使泥浆粘满根。植苗时先将苗木放入坑内,舒展好根系, 再覆表土轻提、踩实、浇透水。
(五)地膜覆盖技术。苗木栽植好后,及时在根部进行地膜覆盖、用土压实地膜,达到增温、保湿作用,促进苗木生根、发育。
二、药用杜仲抚育管理技术
(一)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每年进行两次,第一次在4~5月,第二次在7~8月,对土壤粘重、板结林地,从栽植后第二年开始,必须进行深翻,以后每隔一年进行一次。同时,杜仲林提倡间种豆科作物或绿肥等,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二)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每年追肥两次。追肥以腐熟有机饼肥加尿素混施,每株每次施入0.3~0.5千克,沿树冠投影进行环状或半环状沟施。
(三)整形修剪。杜仲乔林作业主要获得干皮和种子。一般在定植三年后平地截干,选留一健壮萌条,当年生长可达2米以上,以后每年冬季剪除竞争枝条,连续3年,可培养成4~5米通直主干。矮林作业方式主要获得叶片和枝条。可在定植后第三年冬离地面50厘米处截干,并深翻林地、施足基肥、促进萌发。以后每隔3年截干伐枝一次。头木林作业方式既获得树皮,又获得叶片。在栽植后第三年离地面2米处截干,在截面附近均匀留5~6个枝条作主枝,10年后,主枝皮可采剥利用,一年采剥一个主枝,并随即选育一个替换主枝。每5~6年为一个轮剥期,在经过3个轮剥期后伐去主干,利用伐桩再进行萌芽更新。
三、药用杜仲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叶枯病和烂皮病等。立枯病危害幼苗,使幼苗茎基部变褐腐烂,收缩干枯,立即倒伏。根腐病危害幼苗,使幼苗根部皮层及侧根变褐 腐烂,茎叶枯死。叶枯病危害叶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后不断扩大,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 严重时枯死。剥皮再生后,可能发生烂皮病,新皮褐色斑块,状如烫伤泡,后成黑色烂皮,像海绵状。可用 70%的五氯硝基苯进行苗床消毒;发病初期可选用可杀得、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等菌剂喷雾。剥皮后隔 1d用萘乙酸加赤霉素10mg/kg混用涂割。虫害主要有刺蛾幼虫,蚕食叶片和蛀食树干。可选用灭幼脲等药剂防治。
上一篇: 林草实用技术-大型热性丛生竹培育技术
下一篇:苗木专业术语,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