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陕西省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林下养殖
编者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目前我国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超过6亿亩,总产值超过9000亿元,已经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也涌现出一大批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典型。
国家林草局办公室近日发出通知,印发《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要求各地以28个典型案例为鉴,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此,我们开设《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专栏,本期介绍“陕西省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林下养殖”情况,敬请关注。
陕西省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
林下养殖
一、发展背景
略阳县位于秦岭南麓,森林覆盖率77.6%。略阳乌鸡已有1900多年养殖历史,其山坡放养、药食兼用,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疗价值。2020年,略阳乌鸡存栏量达200余万只,出栏140余万只,实现产值2.5亿元,全县近2万农户发展乌鸡产业。陕西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略阳乌鸡繁育、生态养殖、食品开发、餐饮连锁为主的企业,被国家林草局认定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公司旗下的餐饮公司,以略阳乌鸡为主要食材,坚持品牌化连锁经营战略,打造了从林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产业链。
二、经验做法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特色产业发展。
公司旗下的乌鸡产业园区位于略阳乌鸡的发源地黑河镇,公司采取“大场地、小批量”的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略阳乌鸡养殖。“大场地”充分利用了农户房前屋后的坡地、林地,为爱运动、喜欢上树的乌鸡提供了自由活动的空间,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运动,造就了乌鸡的优良品质。“小批量”养殖方便农户饲料补给,提高了养殖存活率,按照每批100只左右的养殖量,农户每年可进行2批次循环养殖,有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户收益。
(二)“公司+合作社+农户”打造精准扶贫模式。
公司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基于贫困户养殖缺技术、销售缺市场的现状,按照略阳乌鸡地标产品属性,推行了“千户百只”精准扶贫发展战略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2+5”养殖模式。公司与贫困户统一签订养殖收购协议,公司提供100只2月龄乌鸡苗,贫困户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山林坡地散养5个月后,公司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统一回收。乌鸡养殖合作社负责2月龄乌鸡苗育雏养殖和所有疫苗接种,养殖过程全程提供技术服务。
(三)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公司按照全产业链布局,建立了集乌鸡繁育、标准化养殖、食品研发于一体的科普示范园。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乌鸡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研发鸡肉制品、乌鸡汤品、休闲食品等,加快产品升级,延长产业链,拓展增值空间。致力于传播健康养生文化,以康养产业为契机,普及科学膳食理念,臻选略阳乌鸡、黄精、杜仲、天麻等食药同源的地理标志食材,结合四时养生,以“新传统·慢生活”理念为引领,弘扬中华传统“汤”文化,倡导“食养”健康生活新方式。
三、主要成效
(一)增强造血功能,助力脱贫攻坚。
“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2+5”生态放养模式,不仅减小了养殖对环境的破坏,同时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增强了养殖信心,在帮扶贫困户脱贫增收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公司先后与全县20多家乌鸡养殖合作社和30余户家庭农场签订了养殖收购协议,2018年带动138户、户均增收7800元,2019年带动103户、户均增收8000元,2020年带动93户、户均增收2万元。公司负责人等先后获得“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等称号。
(二)助推乌鸡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公司坚持走产业化、绿色化发展的路子,通过进一步规范略阳乌鸡养殖、生产、加工技术标准,提升了略阳乌鸡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树立了“黑咯咯—中国生态慢生鸡”的品牌形象。同时,进一步改善了养殖标准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品牌溢价效益较低的短板,让略阳乌鸡实现了全产业链持续发力,略阳乌鸡已经成为农户增收、县域经济增长、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凤凰”。
(三)三产融合,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公司持续做好产、供、销产业链,着力推动略阳乌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以康养产业为契机,聚焦“大健康”产业,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在传承传统文化、做强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和促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打造以略阳乌鸡、中药材、食用菌等地理标志性产业为基础的特色乡村振兴新模式,持续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编辑:王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