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贵州林业技术|特色林业产业⑨:蚕桑

来源:林草科技推广 时间:2022-09-05 阅读5082 次

第九节 蚕桑

桑树是桑科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高可达15米,树体富含乳浆,树皮黄褐色,叶卵形至广卵形,叶端尖,叶基圆形或浅心脏形,边缘有粗锯齿,叶面无毛有光泽。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其中,以摘取桑叶养蚕而栽培的桑树称为蚕桑,以产桑葚为主、果叶兼用而栽培的桑树称为果桑。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作菌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叶、果、根皮可入药。3月至4月上旬发芽开叶,5月春叶成熟,11月至次年3月休眠。目前,常用栽植的叶用桑品种有农桑8号、12号、14号、强桑1号、5号等,果用桑品种有无籽大十、红果2号、长果桑等。我省主要分布区域包括毕节、黔南、黔东南、水城、凤冈、务川、汇川、思南等地。



一、适生环境

喜光、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强,较适宜栽培于海拔 ≤1800m、水资源丰富、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pH 6.8~7.2的壤土和砂壤土。此外,土层厚度大于30cm的石漠化土地、地下水位较高或有灌溉条件的沙地均可栽培。

二、种植技术

(一)育苗

苗圃地应深耕30cm以上,清除杂草,整地做床,苗床四周筑埂,埂高15cm,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10~15kg,耙平。播种前2~3天,清水浸泡桑种子36~48小时,种子明显吸胀、破口待播。春播,按株行距20~30cm开沟,沟深1cm,播后覆土。播种后每2~3天喷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长至2片真叶后炼苗,田间常规管理。宜在休眠期起苗,挖掘面要大,在25cm深处切断主根,在灌水后起苗,注意防风遮阴。亦可嫁接育苗,主要采用袋接法和撕皮根接法,桑苗直径0.2~0.4cm时宜作撕皮根接,0.4cm以上宜作袋接。

(二)造林

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桑树萌发前均可栽植。亦可秋栽(适宜春旱严重地区,如威宁县等)。桑园选择附近无工业污染、无烟草地、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建设桑园。栽前整地,清除杂物,深翻,耙平。

1. 造林密度

(1)低杆或中杆桑园,800~1000株/亩,规格为:

宽窄行栽植规格:宽行行距2.0m,窄行行距0.8m,株距0.6m。

等行距栽植规格:行距1.3m,株距0.6m。

(2)无杆密植桑园,3000~4000株/亩,规格为:

行距0.75m,株距0.25m。

2. 栽植方法

栽植前在栽植穴内施入5斤有机肥作基肥,定植时先修正苗根,将枯萎根、过长根、病虫根剪去,用20%石灰浆浸泡半小时或用0.5~1.0%波尔多液浸泡10分钟,沾泥浆栽植。定植要做到“深耕浅栽,细土踏实”。在基肥面覆盖表土,放入桑苗,保持根系舒展正直,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覆土高度一般以栽植深度埋没根茎5~6cm为宜,但春旱严重地区,如威宁县等地须深埋10cm为宜并压实。

三、栽后管理

(一)肥水管理

挖好排水

(五)桑螟

卵产在中上部桑叶的叶背叶脉处,初孵幼虫就地食叶,3龄幼虫卷叶或将两叶重叠,藏在中间食桑叶,被害处呈黄褐色透明薄膜,又称开天窗。

五、采收

传统养蚕法,一年养4次蚕,采收4次。目前,实行小蚕共育,实现了多批次饲养,黔南蚕区可养10~12批次,黔北地区能养到8~10批次,桑叶采摘的次数会根据生长情况以及养蚕用叶量的多少而定。桑叶采摘以早晚为宜,中午高温时采叶容易枯萎,造成营养不良。采摘时应摘叶留柄,保护腋芽。雨天则避免采水叶,雨水叶会导致蚕病暴发。遇到雨天,采叶要在贮桑室内通风晾干再喂蚕。

沟,防止桑地积水。春肥,于桑芽萌动新梢长出5~10cm时,及时重施速效肥,亩施复合肥25㎏+尿素25㎏;夏肥,春蚕结束后施,每亩施尿素20㎏,桑树专用复合肥25㎏;秋肥,早秋蚕结束后施,每亩施尿素5㎏,桑树复合肥10㎏;冬肥,于12月桑树休眠时期开沟施下,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

(二)除草修剪

1. 除草:桑园中耕除杂草每年进行春、夏、秋、冬四次,尤其以冬、夏较为重要,一般中耕除草与施肥结合进行。冬耕深度15~20cm,春、夏、秋耕深度以10cm左右为宜;春旱严重地区如威宁县等地桑园用割草机除草,结合施肥、套种低秆作物除去杂草即可,利用割下的草覆盖桑园保水保墒。

2. 修枝定干:第一年:桑苗栽植后,离地15~20 cm。剪去苗干。当新芽长至15~20 cm时疏芽,每株选留上部生长壮健、着生位置三角对称的新芽2~3个,其余疏除,当年养成2~3根枝条。如个别植株只发1个芽生长,则可在新梢长到20cm左右时,用剪梢分枝的方法,基部留10cm左右春梢,促使腋芽萌发,同时增施肥水,当年也可养成2~3根枝条。早秋不采叶,中秋采着叶条长1/2叶片,晚秋蚕剪梢收获或梢部留7~8叶。第二年:春季桑树发芽前,离地35~50cm春伐,养成第1支干。发芽后,每根支干上端留2~3个新梢生长,其余疏去,每株养成4~6根枝条。生长良好的桑园,中秋可用条长1/2叶片,晚秋剪梢收获或梢部留7~8叶。第三年:春蚕期尽量提早用叶,离地50~70cm夏伐,养成第2支干。要先伐条后采叶。用桑剪齐基部将桑芽剪去,不能捋采,保证支干上的芽萌发。每支干选留2~3芽生长,每株养成8~12条。疏芽、摘心后每亩施尿素10~15㎏,或人粪尿等。

四、常见病虫害

桑树主要有青枯病、白粉病、赤锈病、桑螟和桑瘿蚊等病虫害,防治方法见《特色林业产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表》,危害症状如下:

(一)青枯病

桑园中病株呈点、块状发生,有明显发病中心。发病初期由桑树枝条上部叶片开始,继而全株叶片呈绿色失水萎凋,叶片逐步青枯、枯焦,直至脱落;病株主干、枝条及根部外观正常,剥开皮层,轻度发病的木质部呈褐色条状病斑,严重的木质部呈褐色,逐步死亡。

(二)白粉病

在桑叶背面,开始散生白色细小霉斑,逐渐扩大,常连成一片,终至布满叶背,霉斑表面呈粉状。


(三)赤锈病  

该病为害芽、嫩叶、嫩梢。发病时,芽叶上布满金黄色病斑,造成叶片畸形卷缩,黄化易落。嫩芽染病病部畸形或弯曲。叶片染病在叶片正背面散生圆形有光泽小点,逐渐隆起成青泡状,颜色变黄,后呈橙黄色,表皮破裂,散发出橙黄色粉末状的锈孢子,布满全叶。新梢上病斑逐渐变黑凹陷。桑花染病呈不规则膨大。


(四)桑瘿蚊(桑吸浆虫)

以幼虫吸食桑树顶芽汁液使顶芽枯萎、脱落。连续为害后桑树侧枝丛生,枝条短小。



(五)桑螟

卵产在中上部桑叶的叶背叶脉处,初孵幼虫就地食叶,3龄幼虫卷叶或将两叶重叠,藏在中间食桑叶,被害处呈黄褐色透明薄膜,又称开天窗。

五、采收

传统养蚕法,一年养4次蚕,采收4次。目前,实行小蚕共育,实现了多批次饲养,黔南蚕区可养10~12批次,黔北地区能养到8~10批次,桑叶采摘的次数会根据生长情况以及养蚕用叶量的多少而定。桑叶采摘以早晚为宜,中午高温时采叶容易枯萎,造成营养不良。采摘时应摘叶留柄,保护腋芽。雨天则避免采水叶,雨水叶会导致蚕病暴发。遇到雨天,采叶要在贮桑室内通风晾干再喂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