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特色经济林基地⑯德宏州珍贵树种资源收集及育苗示范基地

来源:云南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网 时间:2024-08-07 阅读296 次

基地位于瑞丽市勐卯镇德宏州林业科学研究所,面积50亩,距瑞丽城区7千米,海拔830米,气候湿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开阔,南北紧靠320国道和杭瑞高速,水、电、路、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2013年以来,德宏州林业科学研究所集中主要力量开展珍贵树种大规模引种收集,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至今共收集栽培珍贵树种105个。2016年10月,基地被原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第二批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面积600亩。实施异地保存降香黄檀、奥氏黄檀、大果紫檀、越南黄檀、铁刀木、普文楠、千果榄仁等46个种。








基地示范良种和主要技术



(一)良种

非洲楝(云R-ETS-KS-023-2013)。适生区域适宜于德宏州海拔≤1000米,年均温≥20℃,年降雨量≥1500毫米,≥10℃活动积温6000℃以上的红壤、赤红壤地区种植。



(二)主要技术

1.引种栽培:非洲楝引自海南,在天然林中,选择干形通直、粗壮,胸径20厘米以上,种子结实较好,无明显病虫害的优树,人工采集其中部和中下部位结实良好的种子,或收集优树树体下散落不久、成熟、新鲜的种子,清除受虫害侵食的种子,防止害虫在引种地区传播,非洲楝种子容易丧失发芽力,在长途运输时,采用竹、藤编织的容器盛装种子,保持通风和保湿,到达目的地后随即播种,并种植于德宏州林科所珍贵树种种子园及单位内道路两旁,种植面积5亩。


2.种子采集:选择干形通直、分枝较少、侧枝细、分枝角度较小、生长旺盛、无病虫害、饱实率高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采种时间为7~8月,采集时根据种子大小,可在地上摊种子布,用竹竿钩下果枝收集。


3.圃地选择:非洲楝适应能力强,对土壤水肥要求不高,一般选择结构疏松、透水性好、地表径流少,避风、向阳、土温较高的轻壤作为育苗地,地形以3~5℃的向阳坡为宜。


4.种子处理:选择表面鲜亮、核壳坚硬、种仁饱满,充分成熟的种子。将非洲楝种子倒入足量水中去掉漂在上面瘪粒、空粒、杂质,非洲楝种子无需催芽,种子用0.5%的敌克松800倍液浸泡消毒。


5.作床:苗床作成床面宽1米的低床,长度可随其地形和便于操作而定,铺10厘米厚的清洁河沙,整平,步道40厘米。采用遮阳度80%的遮阳网搭建高3米的遮阳棚。


6.播种:随采随播。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浸种2小时,并对苗床进行全面消毒杀菌。点播,整齐排列,间距1~2厘米,播种后均匀覆盖河沙,以不见种子为宜。浇透水,沙床四周撒施驱避性杀虫剂。搭建拱棚、覆盖棚膜,四周压实。


7.田间管理:浇水少量多次,保持苗床湿润;每隔7天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次。播种7天后开始出苗,25天后出苗结束,傍晚掀开拱棚两端通风,及时做好杀菌、除虫、除草。


8.推广造林:通过提供种苗、技术培训等方式,在全州带动推广种植非洲楝混交林1000亩,其中:芒市畹町电站500亩,盈江及瑞丽500亩,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三)基地部分推广珍贵树种

1.乌木。属我国红木类树种之一,常绿乔木,生长快,阳性树种,不耐荫,忌积水,喜温耐旱,在2℃时会发生严重寒害现象,适宜红壤或砖红壤。种子繁殖,扦插成活率较低,当果实外观颜色由黄色部分变为黑色时采收,洗净后阴干14天后便可播种,播种基质采用江沙,覆沙厚度为6毫米。苗高达30厘米以上时,可出圃造林,选择光照充足、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立地条件作为造林地,株行距为2米×3米或3米×3米,定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每穴施有机肥3千克或复合肥300克作为基肥。定植1个月后,根据成活情况及时进行补植。


2.大果紫檀。俗称缅甸花梨木,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红木类木材。强阳性树种,不耐荫,对低温有一定的忍耐力,在2℃时未见寒害,能忍受季节性干旱。采用种子繁殖,每年2~3月份果实由绿转黄时成熟,适时采收,播种前需对荚果进行人工破壳,剪去全部果翅后,再将木质层果壳剪破一个小口,以见种子为宜,注意不要剪到种子,播种基质采用林地表土,播种前,种子用70~80℃的热水浸泡5分钟后加冷水降温至50℃,再用30℃水浸泡48小时,捞出后备用。撒种时要将荚果平铺,尽量勿使种子重叠,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种子萌发后不宜过多过勤浇水,及时除草、注意做好排涝工作,避免根腐病的发生。待子叶展开即可移植到容器中培育容器苗,当苗高达30厘米以上时,可出圃造林,选择地形开阔的半山区及河谷地带,坡度宜在35℃以下,土壤微酸,土层厚30厘米以上的地块为造林地,适宜的株行距为2米×2米或3米×3米,定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造林后适时做好中耕除草,加强水肥管理,生长期每6个月施肥1次。


3.奥氏黄檀。俗称红酸枝木,扦插繁育成活率低,在生产中主要采用种子繁育,当荚果外壳颜色由绿色转为黄褐色至黑色时即可采摘、晒干、揉碎果皮,取出种子,不宜立即播种,需置入冰箱内(4~5℃)贮藏到翌年3~4月份播种,在播种前,种子采用40℃温水浸泡自然冷却,用冷水浸泡24h处理,采用江沙+林地表土(体积比1﹕1)作为播种基质。当长出两片以上真叶时即可移入容器中,苗高达30厘米以上时可出圃造林,选择土质肥沃、不积水、排灌方便的砂质土地造林,株行距根据地形和栽培目的而定,一般选择2米×3米,挖50厘米×50厘米×50厘米的种植穴,施堆肥或草皮泥灰做基肥,雨后阴天定植。植后每年松土除草和施肥2~3次,并注意修剪,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


4.东京龙脑香。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热带雨林标志性树种之一。东京龙脑香以种子繁育为主,3月中旬,种子采收后需人工剥壳处理,剥壳时不能损坏果蒂,使果蒂完整附着于种脐。种子不耐贮藏,随采随播,播种基质采用清洁江沙,种脐向下摆放点播。当苗龄达0.2年,真叶2片~4片,苗高15~20厘米时,选用的规格为20厘米×12厘米的无纺布袋,当苗龄达到1.5年时,及时更换规格为25厘米×20厘米的无纺布袋,在遮阳棚下进行换袋移植。待苗高大于70厘米,地径大于0.4厘米便可出圃,选择土质肥沃、不积水的地块,定植株行距为3米×3米或3米×4米,种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每穴施有机肥5千克、复合肥300克,拌匀回塘栽植效果更好。定植后对幼树适当遮阳,加强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


5.檀香。根系半寄生常绿小乔木,在民间被称为“黄金之树”,在宗教界被誉为“神圣之树”,适宜生长在23~35℃,降雨量在600~1600毫米的地域。檀香以种子繁育为主,9~10月,果实由绿色变为紫色或黑色时采收,采收后先搓揉去掉果皮,然后将种子阴干备用,不可暴晒。选择火烧土作为苗期基质,苗期主要以假蒿为寄主,芽苗移袋后15天内扦插假蒿,每株扦插2~3枝假蒿枝条。选择无霜冻、排水良好、中等肥力以上的立地造林,定植株行距为2米×3米或3米×3米,种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营建混交林,配置好中期寄主和长期寄主,中期寄主以山毛豆、银合欢为宜,长期寄主以降香黄檀、交趾黄檀、印度黄檀等豆科固氮树种为宜。定植后需适当遮阳,但不能太大,加强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注意对蚜虫、檀香粉蝶和煤污病的防治。


6.铁刀木。鸡翅木类红木树种,属阳性植物,需强光、适宜温度23~30℃,生长快,耐热、耐旱、耐湿、耐瘠、耐碱、抗污染、易移植。种子播种繁育,每年3~4月采取立木采种,种子采集后不宜长期贮藏,但也无须随采随播,在3个月内播种即可。播种前用清水浸种1天催芽或用60~70℃热水浸种后再用清水浸种1天催芽处理,种子撒播,覆土厚度0.5~1厘米为宜。平均真叶≥3片,平均苗高≥3厘米,平均基径≥0.1厘米,平均根长≥3厘米,平均侧根数≥12根,可出圃造林,选择土层深厚、日照需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造林,前期适当密植,一般株行距为1.5米×2米,用1年生苗或2~3年生截干苗造林。定植穴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造林后适时做好中耕除草,加强水肥管理,生长期每2~3个月施肥1次。春季萌芽前宜修剪。


7.千果榄仁。喜温暖、湿润的小环境,一般多散生于海拔1400米以下的河岸和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及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种子繁育,种子由红色转为黄白色时采集,播种密度以1万粒种子/平方米为宜,覆土粒选择过筛的火烧土或生土,覆土厚度在2毫米以下,待芽苗长出2~4片真叶时开始移袋,平均苗高≥30厘米时可出圃造林,选择低洼沟谷、河湖沿岸等区域种植,株行距根据地形和栽培目的而定,一般为2米×3米或3米×3米,种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种植当年及时进行扩塘、除草、松土抚育。









基地建设主要模式



采取“单位+技术团队+基地”的发展模式。








基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000余亩。面向德宏州项目造林、植物园校园模式建设、森林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优质珍贵树种苗木30余万株,推广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让珍贵树种进城市、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为德宏州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得到各级部门和社会的肯定认可。近年来,接待全国、省、州市政府、单位和社会团体调研、参观1000余人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