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乡土树种应用技术
拥有单位 |
西南林业大学 |
评价方式 |
验收 |
|
推荐单位 |
西南林业大学 |
取得时间 |
2013年 |
|
成果来源 |
林业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计划项目 |
联 系 人 |
董琼 |
|
联系电话 |
15887829091 |
电子邮箱 |
441765020@qq.com |
|
通信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 |
|||
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意向 |
许可使用、技术服务 |
|||
成果简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及应用领域
该成果适用于云南干热、半干热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属资源与环境领域技术。形成了云南东南部半干旱石漠化治理乡土树种应用技术的模式、和针阔混交乔灌草结合模式,及其相应的造林技术。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项目根据森林生态学理论筛选出的乡土树种经过实践检验,较好的适应了滇东南石漠化地区的生长环境,为下一步的植被恢复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云南东南部半干旱石漠化治理乡土树种应用技术的模式推广
1.乔木+灌木模式:
松类(细叶云南松、马尾松、超级湿地松)+车桑子模式
柏类(墨西哥柏)+车桑子模式
2.针阔混交乔灌草结合模式:
(二)针阔叶树种的采种、引种驯化及育苗造林技术
对引种树种超级湿地松、马尾松等,育苗时推广菌根土育苗技术;对驯化树种白枪杆,推广变温处理种子技术、沙藏催芽技术,全光照育苗技术、控制水分技术、炼苗技术;其余树种可就地采种,推广催芽技术、营养袋育苗技术、全光照育苗技术。
三、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项目组成员多年研究成果,属自主知识产权。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
完成2000亩滇东南半干旱石漠化治理针阔混交乡土树种为主的示范林建设任务,造林成活率达85%;组装并熟化2~3个模式;培训技术人员120人次;提供推广乡土树种的育苗技术;使石漠化治理有效率提高30%。该科技成果得到滇东南地方林业部门的肯定和支持,从开远市、建水县向蒙自市、弥勒县一带辐射,推广面积达80余万亩。如今新成果把建水县的造林成活率提高36%,森林覆盖率提高13%;把开远市的造林成活率提高了7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两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