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体会(临沧市林业局 尹国伟)
来源:云南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网
时间:2018-05-30
阅读2353 次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18年5月7日至15日到浙江大学参加了云南林业技术推广系统干部综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学习期间,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并深入了万事利集团、安吉余村、天子岭生态公园、外桐坞村等地进行了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收获颇丰、启示诸多、受益匪浅,对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现结合实际,谈几点个人体会和认识。
一、学习收获
这次由省林业厅举办的“云南林业技术推广系统干部综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虽然仅有短短的9天时间(学习7天,往返各1天),但内容丰富、形势多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西南区培训部做了大量工作。培训班组织得非常周密、严谨,自己感觉主要有四方面的新收获:
(一)对林业技术推广、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知识有了系统了解。结合杭州市林业建设现状,对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的应用、低碳经济、物联网、特色小镇建设等等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学习。平时,我对此方面的学习都没有这样深入和系统,能够这样抛开工作进行多天的专题学习和讨论真的是难能可贵。
(二)有幸聆听了专家教授高水平的讲座。开班仪式上浙江大学领导周北农同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施斌同志作了动员讲话,他们的的讲话主题鲜明、思路清晰,为取得良好的培训实效提出了方法和要求。学习过程中,邀请到了吴伟强、陈克、吴潮、鞠洪波、袁康培、何帆、陈勤娟、李育新、张友德、曹增节等专家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通过专家教授不同领域知识及不同视角的讲解,使我有幸与有关领域的顶层设计参谋者面对面交流,直接聆听互动,这样的机会真的非常难遇。
(三)拓宽了工作思路。此次培训采取理论学习和深入实地进行现场观摩相结合,在培训中,大家深入交流,相互借鉴,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使我学到了很多兄弟州(市)的发展经验和好的做法,这些对于我今后的工作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现场观摩这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中,我亲身感受到浙江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森林城市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没有比较,就不知差距;没有追赶,差距将会更大”,通过一路走、一路看,我觉得我的思想更加活跃、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认识了云南在发展思想、行动、步伐上和杭州的差距,使我对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四)坚定了做好林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学习考察,更加坚定了做好林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安吉余村的“两山”发展理念,学习他们在生态产业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民宿和大规模休闲农业观光园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安吉余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为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作用,为我们在生态产业建设工作中找到了标杆、明确了目标,领略了方法,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把这些经验做法更好地结合在自身的本职工作中,为美丽临沧、森林临沧建设提供力量。
二、认识和体会
通过培训学习,现结合实际,就临沧市如何加快林产业发展谈几点体会:
(一)正确认识临沧林业发展现状
临沧市林业用地面积2260.8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3.8%。按两类林划分,公益林711.94万亩、商品林1548.94万亩;按林地权属分,国有林地430.14万亩、集体林地1830.74万亩。森林面积2292.15万亩,森林覆盖率64.69%,是全省2个森林面积超过林地面积的州市之一。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高等植物42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8种;有野生动物72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种、省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全市有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小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03.3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56%。有国家公园1个;森林公园3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境内所有原始生态系统类型和9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原始植被群落自然景观,是滇西南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是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药物宝库”的缩影,被誉为我国滇西南“植物基因库”。全市累计建成林业产业基地1894.18万亩,其中核桃800.39万亩、临沧坚果227.89万亩。以“中国核桃之乡”凤庆县、“中国澳洲坚果之乡”和“中国诃子之乡”永德县、“中国特色竹乡”沧源县为代表,核桃、临沧坚果等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区域特色基本形成。2017年,全市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核桃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二)对践行“两山理论”的思考
实践证明,“两山理论”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已经成为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遵循。“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总书记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比喻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转化的。我们临沧怎么转,怎么样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转,怎么搭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桥和路?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方面,是要把临沧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文化资源、特色资源有机结合,推动临沧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绿水青山的生命价值、经济价值得到充分科学挖掘,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走“生态+旅游+农业+文化+金融+……”的道路,全面推进农旅融合、工旅融合、文旅融合、商旅融合,努力让“山货”走出“山门”,让“山景”带来“钱景”,让“山居”变成“宜居”,让“叶子”成为“票子”,使临沧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增长点。
另一方面,是要打造中缅绿色通道,并把通道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临沧的区位优势尽人皆知,临沧与缅甸山水相连,中缅边境的森林资源、水资源非常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是云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是中国进入印度洋最近的陆上通道。虽然临沧在全国沿边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但是,临沧与缅甸的便捷、快速交通通道还尚在建设,我们要紧紧抓住“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习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四个定位’”“一带一路”等战略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计划、“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打造等政策叠加有利机遇,获取国家、省更多的重大项目和特惠政策支持,充分打造好中缅绿色通道,并将通道优势转化为通道经济,让目前更多还只是处以一种潜在的战略潜力和战略影响力,有效的变成战略资源、战略平台与战略支撑。
第三,对临沧林产业发展的初步思考
一是科学做好林业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稿大开发”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5个关系”要求,紧扣《长江经济带云南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2016-2020年)》,结合云南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的有利契机,科学、合理的制定《澜沧江流域临沧段综合开发林业产业专项规划》,同时调整完善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有关专项规划。
二是坚定不移地抓好生态保护。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制,加快建立完善森林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生态效益补偿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以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保护小区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严厉打击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
三是久久为功地抓好生态修复。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临沧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2002年启动实施以来,国家累计下达临沧退耕还林任务169.63万亩,项目总投资34.82亿。接下来,我们林业系统将积极向上争取将还可再实施的156万亩纳入实施范围,确保全市退耕还林应退尽退、能退则退的目标顺利实现。
四是持之以恒地抓好生态产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核桃800.39万亩、澳洲坚果190万亩,经济林木类资源面积居全省第一位。但林业对全市GDP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种好“致富树”。核桃、临沧澳洲坚果、茶等已逐步成为临沧山区农民的“绿色银行”“铁杆庄稼”“脱贫树”和“致富树,下步在做好提质增效、提高基地质量的同时,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来谋划林业发展,加大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龙头带动,延伸产业链条,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产好“林下业”。要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和景观资源,科学引导发展林药、林菌、林禽、林畜等林下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森林人家”等森林旅游业,拓展林业发展空间。打好“绿色牌”。要以注册商标、名优产品、地理标志、生态原产地保护等为重点,大力推进林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当前,要全力以赴筹办好2018年第八届国际澳洲坚果大会,力争把临沧的生态产业特别是临沧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及品牌打造最强信号释放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