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大学培训心得体会(德宏州林业科技推广站 哏玉响宝)

来源:云南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网 时间:2018-05-28 阅读1090 次

       2018年5月7日至15日,我有幸参加由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办的“云南林业技术推广系统干部综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内容有:《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情绪管理的高手》、《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对外战略布局》、《互联网+林业生态产业转型升级》、《物联网技术和林业信息化及其实践》、《十九大精神解读及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森林城市建设的杭州模式》、《国学智慧与创新管理》、《干部法律风险防范与执法规范化》、《聚而合:特色小镇功能集聚文化挖掘与品牌建设》;还有万事利集团、安吉余村、天子岭生态公园、外桐坞村四个点的现场教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既跳出了林业的圈子又不完全脱离林业。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战术、从事业的发展到自身健康的维护,课程安排定位准确。授课老师渊博的知识,全新的观念,精湛的学术,风趣幽默的言语给我留下深刻的映象。每一堂课都让我听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全班60个学员个个聚精会神、如饥食渴认真听讲,课堂秩序肃穆安静,感动了校方组织者和授课老师。为期9天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在此期间我收获了知识、结识了新朋友,收获了友谊,它将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一次旅程。谈三点体会:

一、学有所获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在《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中,给大家讲授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让我明白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当代人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就不能存有私心,不能光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后代人生存发展造成损害。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看执政领导的思想理念是否从根本上理解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国家要有不惜成本,痛下决心对现行的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有可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学习还知道了PM2.5就是空气污染指数,PM2.5值达到15以上就对人体有害,通过对比才发现我们生活的城市,号称最适宜人类居住、有着物种基因库美称的德宏芒市,PM2.5值常年达到50以上。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和困惑。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好的环境,森林覆盖率达68.87%,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素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之美称的家乡PM2.5值会那么高?这些问题将促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些思考和研究。
     《成为情绪管理的高手》陈克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认识情绪、如何接纳情绪、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和自己的身体各器官成为朋友,老师温和的语气配上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全体人员不知不觉的安静下来,慢慢进入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中。一堂课下来感觉整个人变轻松了,对以前看不明白的事和人顿觉瞬间豁达。其实生活中有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面对压力只能自己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己排解压力,没办法依靠任何人。平时工作之余多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将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转移到业余生活当中去,经常与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并向周围释放正能量,让旁人感受来自你身上的人格魅力。这样生活就会对馈赠阳光,赋予微笑。陈克老师是国家一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是全国有名的心理咨询师,请陈克老师做咨询不仅费用昂贵,关键是还排不上号,能在浙大享受陈克老师的心理咨询服务,吾等真是三生有幸。
     《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对外战略布局》、《十九大精神解读及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国情,认清了中国所处的真实国际环境。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强大和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历史性转变。如果说以前,中国外交部给人的印象,就是个纯洁无辜还可以卖萌的老实人,现在的外交部就是走路带风的大侠。现在“厉害了我的国”网络时髦语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由衷感叹对祖国的仰慕之情。很佩服何帆老师,年纪轻轻竟然能把十九大精神讲得那么好,以前学习十九大精神都是填鸭式的学习,老是记不住,可通过何帆老师的讲解,十九大的故事顿时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听他讲十九大就像在和他分享一件艺术品一样的享受。他对十九大的研究、领悟和别具特色的讲解超出他的年龄和阅历,推翻了我总以为像十九大这样的课程只有老态龙钟的专家学者才能讲得好的观念。包括参观万事利集团,一个企业能把党建工作做得那么好,说明这个企业严格遵守了国家的政策方针,对从严治党的精神领悟非常到位,这样的企业能不繁荣昌盛吗?让我对他、对现在的年轻一代党员干部刮目相看。我们做专业的就应该向何帆老师学习,学习他能把十九大当成一门学问、做为本职专业去钻研并钻研得如此透澈,我们应该学习他将十九大学透、学精的精神,用到我们的专业当中,争取成为我们这一行业这一专业的精英。
     《互联网+林业生态产业转型升级》、《物联网技术和林业信息化及其实践》让我弄清了互联网、物联网的大致概念,区别与联系。互联网是人和人之间或人和计算机的联系交流。物联网是人和计算机、物的交流。未来的世界,数据将决胜未来,2020年开始,谁有数据谁就是王。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如果你不加强学习,将会被这个社会远远的甩在后面甚至是被淘汰。袁教授讲了一句话对我冲击特别大,他说“要积极拥抱未来,睁着眼睛睡觉,只有努力学习了,你才有能力、有机会在原地踏步。”上了几堂课和听了这席话感觉自己知识很匮乏,严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已与这个世界脱轨了,连在原地踏步的资格都没有。从而痛定决心,一定要加强学习,不论是专业上的知识还是综合性的学习,要不然真要被社会淘汰了。
       陈勤娟副局长的《森林城市建设的杭州模式》很受启发,不得不佩服浙江人的智慧和实干精神。全省形成2个省级特色小镇、106个省级创建小镇、64个省级培育小镇的梯度建设格局,属全国首创。杭州模式下的森林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小镇的打造,通过授课老师的创建森林城市和打造特色小镇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的讲解,和观摩安吉余村、外桐坞村美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为我们今后需要面临的创建森林城市和我州创建“森林德宏”建设等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认为像森林城市建设的杭州模式应该向全国推广,虽然只能借鉴,不能复制,但最起码让人们学习其中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我想对林业工作者打开思路,扩宽思维是有帮助的。
       通过《国学智慧与创新管理》的学习,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国学的魅力所在,从认知中找到生活工作中难以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他教会人们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和解决的问题的方法,国学的内涵是深奥的,能领悟国学的精髓并运用到工作中、生活中去,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思维见识国学的博大。着实让我大开眼界。通过“干部法律风险防范与执法规范化”课程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武器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在工作和生活中才能依法依规办事,提升办事效益,同时规避法律风险。
二、学有所思
       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边疆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我们不得不佩服浙江人的智慧与谋略,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利用到极致并加以创新,创造了很多奇迹从而走在全国的前列。而我们边疆地区守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原地踏步,虽然森林覆盖率高,但林分质量不高,林业产业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的局面,即守着金饭碗却饿着肚子。进入新时代,林业建设将面临高质量、信息化、互联共享、融合发展的新挑战,德宏做为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从小到大,从大到优,从优到强,从绿到美,从绿到富”必须成为我们林业人的奋斗目标和不懈追求。而要怎么实现我们的理想目标,我认为政府部门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多向发达地区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与做法,找出自身特色,从而做大做强。而做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我们的任务更加光荣、繁重,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战略和新建树,务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奋力拼搏,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林业科技工作。所以,今后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林业科技的创新能力,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性、瓶颈性问题,为森林德宏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学有所用
       通过一周的学习,扩大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感觉整个人脑洞大开。通过学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使自己的理论水平、业务修养等方面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能力和信心。我认为要想加快林业建设步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人才培养特别是基层林业干部人员的素质提升方面尤其显得重要。 如何加快人才培养,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带动本地人才快速成长。学习、吸收不同地区的最先进经验、做法,在高层次人才的带领下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就是像这次培训一样,在本地搞一些高端的业务培训班,请一些高校的名教授到本地授课,培训面尽可能的覆盖到县、乡一级的科技人员。一年办1到2期。通过这样的培训打开科技人员的思路、拓宽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改变“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的局面。
       二是采取“送出去”的方式。要尽可能的为科技人员创造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请进来”的方式固然重要,但毕竟覆盖的面窄,很难辐射到县、乡一级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乡一级的科技人员。采用“送出去”的方式可以先从业务骨干培训开始,定期不定期的让更多的科技人员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去学习去取经,先让这部分人长大,成为领头羊,然后让这些领头羊来培训本地的人才,从而逐步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是积极探索发挥德宏州林业州级平台的科技培训职责,整合优质林业科技培训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高品质培训,将林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形成常态化的机制,由州级平台定期组织“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为全州林业基层科技人员创造学习平台,并且着重培养德宏州本土有能力的科技人员,充实到培训队伍中,发挥好自身资源优势起到帮带扶作用。我做为林业科技推广站的人员,通过此次培训更加认识到加强林业科技人才培养,助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行业所需,社会所需,也是时代所需。接下来,我将积极向领导汇报,向上争取,进一步完善我州林业科技培训工作平台,形成有计划、有规模、有效果的全州林业基层科技培训。 

       最后,感谢省林业厅、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难得的高端培训学习的机会,从课程安排到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做得科学、紧凑,使培训达到理想效果。感谢浙大教务组人员的细致关怀以及对此次培训学习的良苦用心和辛勤付出,让我们置身于这样一群高素质、高水准、高规格的学习环境内,亲身聆听来自各行各业的有名教授的理论教诲,这样的机会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珍稀机会。  

       所以,非常感谢,非常感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