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油茶标准化生产技术

来源:林草科技推广 时间:2021-08-26 阅读1201 次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等省区,种植面积已超过6900万亩。油茶生长快,结实早,寿命长。在土壤、气候适宜的条件下,栽后三四年即开花结果,嫁接苗5~6年进入盛果期,可连续结果70~80年。在适生区,树龄150年以上的油茶树仍结果累累。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理想的食用油;茶油具有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软化血管等保健作用;油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茶油与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营养成分相似,个别成分的比例还高于橄榄油,因此素有“东方橄榄油”和“油中软黄金”之美誉。发展油茶产业对于粮油安全、国民健康和乡村振兴有重大意义。

     一、立地选择与整地

    1 立地条件

     普通油茶的适应性较强,生态幅较宽,在我国南方17省份丘陵山地均可栽培,但以海拔低于800m较为适宜;云贵高原区在海拔1000~1950m也可种植。以选择土层厚度40cm以上、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轻壤土或轻黏土且坡度25°以下的斜坡或缓坡种植,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坡地为佳,阴坡不宜。丰产林要求土层在60cm以上。我国还有丰富的山茶科油用物种,具有特殊的适生条件。

     2 整地

      整地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先清理杂灌后整地,遵循“山顶带帽、山脚穿靴”的原则,注意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对于大面积连片生产基地,应注意分区块整地和栽植,降低病虫害爆发风险。油茶造林整地方式主要有全垦整地和带状整地。

小于15°的缓坡地宜选用全垦整地,整地时可顺坡由下而上挖垦,并将土块翻转使草根向上,防止其再复活。挖垦深度视土壤情况而定,一般30cm左右,挖垦后按规定的株行距定点挖穴;坡度在15°以上的山地适用带状整地,带间留生草带,按造林的行距要求,横向划分种植带,带宽依坡度和造林行距而定。新造油茶林考虑与机械应用的适应。

      3 挖穴施肥

      按规划密度定点挖穴。挖穴规格一般要求在60cm×60cm×50cm以上。挖穴后定植前可每穴施专用有机肥3~5kg作基肥。基肥施于穴底与土拌匀,然后回填表土。种植穴回填宜在造林前1个月左右完成,严禁将树根、石块回填至穴内。待雨季土壤沉降后种植。


      二、造林技术

     1 品种苗木选择

    应选用适合本地且可相互授粉的3-5个审(认)定良种合格嫁接苗,分品种成行种植。品种以开花相近、成熟期相近为宜。

    苗木选择纯度高、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苗木。可根据情况应用大苗造林。

     2 造林密度   

    种植密度以每亩60~95株为宜,具体可根据经营方式、立地条件、良种特性及管理水平确定初始密度。土层深厚、管理水平较高的林分早期可按2m×3.5m密度造林,8年后通过间伐措施调整为4m×3.5m。地力较差的造林地可按3m×3.5m密度种植,后期不再调整。

     3 种植

    我国不同地区造林季节差异较大,一般宜在苗木萌芽前选择气温不低于零度、阴雨天或下透雨后造林。油茶中带以南栽培区以11月至翌年2月底为宜,油茶北缘栽培区的安徽、河南、湖北以1~3月造林为宜,陕西、云南、贵州等冬春干旱地区可在当地雨季造林。容器苗造林可适当放宽时间限制。

    为便于群体结构调整、抚育管理和果实采收,宜分良种成双行或多行种植,同一品种片区面积不宜超过半亩。大面积基地应考虑不同成熟期良种搭配种植,相邻区块种植品种花期、熟期相近。2年生裸根苗造林定干高40~50cm,苗高不超过40cm不打顶。种植前油茶苗根部应充分蘸泥浆,然后30~50株用塑料袋包裹根部携带上山造林,取一株栽一株,不宜提前分苗再栽。

    种植时要求适度深栽(嫁接口可以埋入土内),做到苗干直立、根系舒展、根土紧实,最后在植株四周覆盖松土成穴盆,穴盆土高出周围地表10cm左右,呈馒头状,以防松土下沉积水。

    旱季前,丘陵山地种植后可在6月前、下过透雨后盖膜保墒,保墒膜规格80×80cm,膜上覆土3cm。平地、雨水充足不宜应用。

    三、抚育管理

    科学的抚育管理是保证苗木造林成活、促进油茶生长发育、实现早实丰产的关键。油茶生长发育分为幼林和成林两个阶段,幼林阶段主要是通过树体营养生长以形成合理冠层和发达根系,为开花结实做准备,因此,幼林的管护以促进树体营养生长、快速形成丰产树冠和稳产树型为目标;成林阶段是油茶高产、稳产的重要阶段,管护措施的重点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达到提高产量、促进稳产的目的。

    1 幼林

    施肥。每年三、四月份(春梢萌芽前)点施复合肥。具体方法为:用铁棒(铁棒长1.2m,径粗3.2cm,在下端28cm处焊一踏脚板),在距离树干20cm处,向树根方向倾斜(25°)插出一施肥孔穴(孔径3~5cm,深15~20cm),沿孔壁施入复合肥25~50g,施后以土封口并踩实,东西或南北2个穴,隔年轮换。该阶段内幼林可以不施有机肥。

    培兜。栽后2-3个月开始,土沉实后应培一次土,土面以埋住嫁接口高出平面5-10cm为宜,同时做好排水沟,确保整个林地不积水。随着树木长大,培兜范围扩大。

    定干和修剪。油茶冠形培育与品种相关,目前尚无成熟的修剪方法,只有林农在实践中模索出的经验,对指导树冠培育具有作用。定植当年秋天40~50cm打顶,控高;第2年,通过疏删或短截控制徒长枝和偏冠枝,促进侧枝萌发与生长;第3年,以整形为主,确定主枝,清理20cm以下地脚枝和交叉枝,通过分层控高,增加分枝,避免过度修剪,修剪量不超过30%。

    套种。提倡林草、林药、林菜、林稻等多种模式复合经营;严禁套作高杆、藤本作物。注意套种作物须离树基50cm以外,且夏季高温季节不翻动根际土壤。

    2 成林

    施肥。总体原则为:大年以磷钾肥、有机肥为主,小年以磷氮肥为主。采果后至翌年2月,施用有机肥1次,施肥量为每平方米冠幅施腐熟农家肥2~3kg,或成品有机肥0.5~1kg;生长势弱的林分可在5月下旬追施一次复合肥,施肥量为每平方米树冠0.2~0.3kg;施肥方式为沟施,沿树冠滴水线外缘10cm位置挖深20cm以上,长50cm以上条沟,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回土压实。注意,每年在不同树冠方向轮换施肥,陡坡地则在树冠位置的上坡方向树冠外沿施肥,如此,肥料可随水流方向向下渗透,使树根均匀受肥。

    中耕除草、垦复。提倡以草抑草。在油茶成林中除去蕨类、藤本、茅草等有害杂草,而人工培养或种植黑麦草、三叶草、苜蓿等豆科或有固氮能力的低矮的牧草、绿肥。长期以草抑草经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除草用工。未实施以草抑草的林地应在6月份以前或9月份后进行林地除草工作,并于采果后在树冠外(20cm)由浅及深进行垦复。

    油茶盛果期时避免林分过密和树冠内过密,仍然根据品种不同采用适度调控方法。

    四、采收技术

    因不同品种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较大面积提倡分品种种植与分品种采摘。以植株中5%以上果实正常自然开裂时视为该品种进入果实成熟期,即可进行采收。研究表明,提早10天采收,将至少损失20%以上的油,因此要杜绝早采。注意,采摘时尽量避免损伤花枝、花蕾。

    采收后要妥善处理茶果,尽快使茶果开裂,提倡鲜果脱壳,及时烘干,然后去杂、筛选、分级、脱壳后尽快榨油。候待加工的茶籽尽可能采用冷库贮藏(贮藏茶籽含水率应在10%以下)。如遇阴雨天无法及时晒干,可将茶籽铺在干燥通风处,厚约20cm,每天翻动1~2次,防止发热霉烂或发芽。处理好的油茶籽及时放在通风干燥处收藏。

   五、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控制“的原则。以营林措施增强树体抗逆能力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应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常见病虫害防治如下。

病虫名称:炭疽病

病虫发生期:通常4~5月份开始发病,7~9月蔓延最快,落果也最多,直至采收为止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良种。2、加强林地管理,及时清理病株、病原物。3、化学防治:a、每亩每次用70%甲基托布津60~90克(有效成分41.7~62.5g),对水喷雾,隔10天喷1次,共喷3~5次。b、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 6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连喷3~5次

病虫名称:软腐病

病虫发生期:4~6月是发病高峰期,10~11月,如遇多雨,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1、加强营林管理。2、化学防治:a、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连喷3~5次。b、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共喷2~3次

病虫名称:煤污病

病虫发生期:3~4月、9~10月两个高峰期

防治方法:油茶煤病由粉虱、蚧虫及蚜虫等刺吸式害虫危害引起,因此,要防治煤污病必须防治害虫。防治方法同油茶粉虱。

病虫名称:茶苞病

病虫发生期:3~4月份

防治方法:加强油茶林管理,病害严重时在发病期间喷洒1:1:100波尔多液、或500倍敌克松液

病虫名称:油茶毒蛾

病虫发生期:一年2~3代,4月~11月份

防治方法:1、加强油茶林管理。2、人工捕杀卵或聚集危害的幼虫。3、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4、药剂防治:a、对3龄前幼虫可用0.2%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b、用联苯菊酯10%乳油3300~10000倍液喷雾,亩用药液50~70千克。

病虫名称:尺蠖

病虫发生期:1年1代,2月中旬至3月成虫羽化、产卵,3月下旬幼虫孵化,6月上、中旬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1、秋季结合垦复进行培土,降低羽化量。2、人工捕捉。3、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每毫升1~2亿孢子的菌液喷杀2~3龄幼虫。4、药剂防治:a、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b、联苯菊酯10%乳油3300~10000倍液喷雾,亩用药液50~70千克。

病虫名称:茶籽象

病虫发生期:二年1代,5月~7月羽化出土,补充营养和产卵危害

防治方法:1、加强油茶林管理。2、人工捕杀。3、油茶采收后,水泥晒场灭虫。4、用8%绿色威雷500~800倍液在成虫期喷2次5、幼虫下地后施用绿僵菌颗粒剂,1~2亿孢子/g。

病虫名称:油茶金龟子

病虫发生期:1年1代,幼虫6~11月危害,成虫5~7月危害

防治方法:1、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诱杀。2、加强管理,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中耕除草,捕杀幼虫。3、施用绿僵菌颗粒剂杀灭土壤中的幼虫。4、如成虫大爆发,喷施3%噻虫啉微胶囊剂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毒杀成虫。

病虫名称:油茶织蛾

病虫发生期:1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下旬、6月上旬羽化成虫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

防治方法:1、营林措施,每年8月剪除被害枯枝,集中烧毁。对较密的油茶林应及时疏伐与修剪,保证林内通风透光。2、灯光诱杀  成虫趋光性强,可在羽化盛期进行灯诱,但要连续2-3年,可大大降低虫口基数。3、药剂防治  在幼虫孵化期,可喷用8%用绿色威雷200-300倍液。

病虫名称:日本卷毛蚧

病虫发生期:1年发生1代。雌成虫4月中旬产卵,5月上旬为盛期。5月中旬若虫开始出现,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

防治方法:1、以虫防蚧,在3月下旬到4月初雌蚧产卵前,每株油茶树上散放黑缘瓢虫2头,足以控制当年蚧虫虫口。2、加强油茶林管理,每年对油茶林适度整枝抚育,即时除去病虫枝,增加林地光照强度和改善林地卫生,可减轻受害。3、药剂防治,始发期喷洒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5-6严重危害期,喷洒20%吡虫啉乳油3000~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杀死初孵若虫。

病虫名称:黑跗眼天牛

病虫发生期:1~2年1代。4月上旬到6月上旬出现成虫。5月中旬到6月中旬孵化幼虫。

防治方法:1、击杀虫卵,产卵刻槽明显,卵期可用锤击产卵刻槽,以杀死卵。2、加强茶林抚育管理,冬季结合抚育管理剪去虫枝,并及时烧毁,以减少虫源,促进植株健康生长。3、药剂防治,成虫产卵前用8%绿色威雷300倍液,喷枝干触杀成虫。

病虫名称:大袋蛾

病虫发生期:1年1代。成虫羽化期为5月上旬至7月上旬,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幼虫孵化期为5月下旬至七月下旬,孵化盛期为6月上旬

防治方法:1. 加强检疫,新造油茶林,尽量摘除苗木上的袋蛾囊袋。2. 人工防治,人工摘除大袋蛾的袋囊。3. 生物防治,喷撒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1-2亿/ml防治袋蛾。4. 化学药剂防治,对危害严重的油茶林,于7月上旬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5000-10000倍液。

病虫名称:油茶宽盾蝽

病虫发生期:1年发生1代。成虫在6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中旬到7月初为羽化盛期。6月下旬开始交尾。卵7月中旬出现

防治方法:1. 加强油茶林管理,修剪茶林中的衰老枯枝、濒死、倒伏茶树,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油茶生长健壮2. 人工捕捉,若虫3、4龄时,体色明显,有假死性,用塑料袋制作的捕虫网人工捕捉,效果很好。3. 药剂防治,用0.5-1.0亿孢子/ml白僵菌液喷雾防治小若虫、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菊酯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若虫。

病虫名称:绿鳞象甲

病虫发生期:1年1代。4月中旬越,越冬成虫出土活动,至10月份结束

防治方法:1. 人工捕捉,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捕捉成虫,集中消灭。2. 生物防治,用浓度为0.5亿孢子/ml的白僵菌喷雾。3. 药剂防治,喷施3%噻虫啉微胶囊剂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病虫名称:闽鸠蝙蛾

病虫发生期:2年发生1代。翌年越冬幼虫继续取食为害,至10月问化蛹,并羽化出成虫。10月下旬至 11月上旬成虫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1、林木检疫:幼虫在树干及根部隐蔽危害,在转移苗木时重点检疫,防治虫苗扩散。2、物理防治:依据油茶叶的颜色,挖开主干基部浅层土壤,发现虫孔可用棉花蘸阿维菌素乳剂或专用毒签堵孔;及时清理烧毁危害致死的油茶。3、生物防治:在油茶基部土壤中埋施白僵菌粉剂防治。4、药剂防治:幼虫期在油茶基部埋施毒死蜱、辛硫磷或噻虫胺颗粒剂,20-40g/株;猖獗时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灌根。


分享到